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3 09: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 型
问题引领型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导 学
目 标
通过史料研读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归纳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2、通过联系现实和材料分析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锻炼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 点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难 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主备人
曹雪梅
审核人
宿春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复 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明确目标
出示复习问题。指导群体落实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解读目标
独立思考,对子互考。
观察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史实
找出目标中关键词
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不好理解
策略:由阅读大屏幕的图片形成感性认识,达到图文结合帮助学习的目的。
2、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标志易错
策略:写在书上。
研 习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时间:1971
2、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意义:外交重大胜利
自学任务一
1、中国何时、何会议恢复了合法席位?
2、恢复的阻力是什么?中国如何突破?意义何在?
1、教师讲授为何用“恢复”。
2、出示《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乔的笑》等多媒体史料
依案自学、小组交流、汇报
了解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
观看图片加深印象。思考从《乔的笑》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20年敌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过程
A.1971年基辛格访华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日建交;
时间:1972年
标志:田中角荣访华
自学任务二
1、中美
(1)中美建交背景?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中日建交时间和标志?
1、(1),应培养学生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变化的原因
(2)出示中美关系改善相关图片和资料
2、打出中日建交图片,帮助记忆。
1、(1)联系以前知识说明70年代以前的敌对状态指导阅读文中小字部分,并结合所给材料,分析为什么说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要
(2)按时间顺序归纳中美建交过程
2、记住中日建交的时间,人物。
三、全方位外交
1、原因:政策、原则等
2、表现;
(1)改善周边
(2)发展全球
(3)拓展多边
(4)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影响:地位提高
自学任务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成就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表现有哪些?
我国全方位外交意义是什么?1
拓展延伸: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谈谈你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
1、指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2、出示外交成就图片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善于以史为鉴
3、指导学生做好标记。
1、联系学过知识分析
2、结合现实来归纳全方位外交表现。
3、书中标记。
精 习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中日建交
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三件大事
引导学生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总结提升所学知识。
2、完成知识运用问题。
板 书
设 计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三、全方位外交
1、敌对 1、时间、会议 1、原因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转机 2、意义 2、表现
3、历程 3、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