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3 10:5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1.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以及 同求存异方针。
3.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重难点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
学习难点:建国初美苏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情景导入教师: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个人物吗?
学生:周恩来。
老师:周恩来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外交家,他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那么他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哪些贡献呢?让我们来了解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自主学习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性质?
4、万隆会议的结果如何?
5、如何理解万隆精神?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我国外交的成熟。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 自主 和平建国初期,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想一想:建国初,我国的外交形势怎样?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国
美苏联 对立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提出)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打破美国封锁)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1、万隆会议中中国遇到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的?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2、“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同:共同的历史遭遇 共同的现实问题
异: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探究未知一精髓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万隆会议的意义:“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领域主要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① 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促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探究未知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万隆
会议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
基本准则标志外交
政策成熟求同
存异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本课小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1.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中印双边谈判时  
B.1954年周恩来访印度、缅甸时
C.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  
D.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2.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A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D4.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拒签《巴黎和约》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5.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外交 B.独立自主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四项基本原则6.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当时是为了( )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CC7.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出席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8.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
C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
D 1972年与尼克松会谈时A9.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 )
B.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10.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绥靖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互不侵犯 D.维护主权DA11.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A1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B13.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攻”“和为贵”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当代的体现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14.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