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复习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上)复习提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2-26 15: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力
A、基本概念
力是__________________,力的通用符号是____,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力的大小常用______________测量。
力的作用效果有:力能________________;力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物体的形状改变了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就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可用一根________________表示出来:它的长短表示_________;它的指向表示_________;线段的起点表示_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________。
从力的性质来看,力学中经常遇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力的效果来命名,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重力的专用符号是____,单位是________,重力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_测出。重力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写成公式是________,其中g=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叫做________,它的位置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形变;__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_____ ,对跟它________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叫做弹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________,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形变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有关,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弹力越大;__________,弹力就随着消失。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_____力,压力的方向_______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_________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拉力也是____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____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__________的方向。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个物体________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________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____________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______有关,写成公式是____________。
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的_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____________。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________。
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__,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标量。如________________。
如果几个力产生的________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________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原来那一个力的分力,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分解。
B.重难点突破
一、力的合成要点:
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F ≤_______
合力可能比分力____,也可能比分力____, 也可能______某一个分力。
若物体受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作用,夹角为θ,则
a. 当θ= 0°时,F=________。
b. 当θ= 180°时,F=________。
c. 当θ= 90°时,F=________。
d. 当θ= 120°,且F1=F2时,F=________。
e. 当θ在0°~180°内变化,θ增大(减小)时,F随之________。
共点的三个力,如果第三个力的大小在另两个力的合力的范围内,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等于____。
二、力的分解要点:
在分解某个力时,要根据这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有确定解的几种常见情况
a. 已知两个力的方向,有唯一解。
b.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唯一解。
c.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F1+F2≥),有两组解或唯一解。
d.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已知F1的大小和F2的方向,设F2与合力F的夹角为θ)
当F1当Fsinθ< F1F时, ________
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设F1与合力F的夹角为θ),力F的分力有无数解,但F2有最小值为________。
C、练习题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拳击运动员一记重拳出击,被对手躲过,运动员施加的力没有受力物体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力的作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同一物体放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小于放在平面上受到的重力。
一辆汽车停在路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路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粗糙水平面上放着静止物体A,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D.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下列关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
B.只要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C.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D.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相对速度越小,摩擦力也越小
从地面弹起正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篮球
A.受到向上的弹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受重力、地球吸引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C.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D.受重力、向上的弹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此时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力F=20N,则该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 )
A.0 B.40N,水平向左 C.20N, 水平向左 D. 20N, 水平向左右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粗糙竖直墙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撤去F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作用,F1=10N、F2=2N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 )
A.10N 水平向左 B. 6N 水平向右 C. 2N 水平向左 D.零
将一个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相同 B.物体受F1、F2和F三个力作用
C.任一个分力都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合力 D.一个力只能分解成两个力
放在光滑斜面上的木块实际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D.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力是物体间的 作用,一个物体受到某个力的作用,这个受力物体必定同时对这个力的 _________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力总是 出现的,并且,一个力同时涉及 个物体,力不能 ___ 而独立存在。
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力的 、 、 这三者称为力的 。
力作用在物体上通常产生两种效果,一是 ,二是 ____
重为200N的木箱,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0.35,而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0N,当水平拉木箱的力为75N时,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当水平拉木箱的力为90N时,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又为 (g取10N/kg)
F是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F的大小随两力夹角的增大而 。当两力的夹角可在0~1800范围内变化时,F的取值范围是 。
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2N、7N、8N,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__ N,最小值为_____N。
如图5,斜面上有一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木块加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F之后,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______。
如图6,一小船受到向东偏北30°角的拉力F=10N的作用。欲使小船沿与河岸平行的正东方向前进,则需要加的最小力为______,这个力的方向为______。
一球重量为G,置于两光滑的平面之间,已知一平面竖直放置,另一平面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7,则球对两平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
已知力F及它的一个分力F1与它的夹角θ,则它的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取值范围是______。
作图题(每图5分,共20分)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为100N,它的两个分力跟它的夹角
分别为300和450,试用作图法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
画出图中所有A物体所受重力和弹力。
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用一水平外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此时物体静止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向哪?
2)若水平外力方向不变,大小增大为2F,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B与A、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时,试求:
B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A物体所受到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8,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θ=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第二章 直线运动
A、基本概念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______;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_________.若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______的,若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样的用来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点叫做质点.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做________.若质点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果_________,就叫做曲线运动.
位移表示____________变动,设质点由初位置A运动到末位置B,则从A指向B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来表示质点在这次运动中发生的位移.位移的符号是____,其单位是____.位移与路程不同,位移是_____量,而路程是_____量;只有物体在一直线上做定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_____路程.
物体在一条_____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实际上是_______保持不变的运动.
物体在一条______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实际上是________随时间而改变的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_____________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际上是_______恒定的运动.
在位移图象中,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_______线,与t轴夹角的正切表示的是该物体的____;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_____线.
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物理中引入了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_______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的比值,用符号___表示速度,其公式是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并且速度也是_____量,其方向跟______的方向相同.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快慢用_________表示,符号是___,公式是__________.通常说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一般都指的是_________.而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___________.在技术上通常用_________来测瞬时速率.
在速度图像中,水平直线代表________运动;倾斜直线代表________运动;若是曲线则代表___ ___________运动;其图像与t轴所围几何形状的面积则对应着________.
为了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物理中引入了_______的概念.加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___________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_______的比值.其符号是_____,单位是______,公式是__________.并且加速度也是_____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用三个公式概括出来,分别是: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公式)_____________
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只在_______作用下从__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________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______,这个加速度叫做____________,通常用___来表示,其值一般取_______,其方向总是________.
B.重难点突破
位移和路程: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________指向______的有向线段,是____量;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___的长度,是____量。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____路程,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____路程。
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的比;加速度是描述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的比。
①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v=vt-v0>0,a>0,速度________
②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v=vt-v0<0,a<0,速度________
③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垂直,则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无瞬时对应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不一定等于零.
图像的意义
㈠s-t图象:表示_____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图象中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判断运动的性质(匀速、变速、静止): 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③比较运动快慢: ④确定位移或时间等.
例: 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______图象,AB段表示物体处于______状态.BC段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CD段表示物体做_________ _____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
㈡v-t图象:表示_____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图象中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 ②求位移(面积)
③判断运动性质(静止、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
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
例: 如图2-48所示,是一个物体的v-t图象,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知:匀加速运动的速度每秒增加______m/s;6s时刻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匀加速运动段的位移大小为______m,其平均速度为_____m/s,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的_____倍.
注意:在s-t图象中,两线交叉代表两物体______,而在v-t图象中,两线交叉代表两物体_________,不过此时(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______。(最大、最小或不变)
匀变速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推论
㈠基本公式: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
若初速度为零,则: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㈡重要推论
①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
②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
③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____量(恒或变),写成公式是:s2-s1=s3-s2=……=sn-sn-1=△s=_______
C、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不是瞬时速度(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如果以乙为参考系,则甲的运动状态为(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静止
以下各种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可以存在的是( )
A.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少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自由落体运动是( )
A.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 B.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
C.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D.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小球沿斜面滚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通过AB,BC路程所用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的瞬时速度是( )
A.vA=2m/s,vB=3m/s,vC=4m/s B.vA=2m/s,vB=4m/s,vC=6m/s
C.vA=3m/s,vB=4m/s,vC=5m/s D.vA=3m/s,vB=5m/s,vC=7m/s
物体先以初速v0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接着又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直到停止.反应这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如图2—82所列四个图象中的哪一个( )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3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s后其速度的大小变为5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2.5m/s2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1m/s2。
C.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2m D.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小于2m
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10s,前进了15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1m/s B.1.5m/s C.3m/s D.8m/s
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该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通过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1 B.2∶1 C.(+1)∶1 D.()∶1
一个小孩在绷床上下落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83所示,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为( )
A.t2~t4 B.t1~t4 C.t1~t5 D.t2~t5
二、填空题
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速度为60m/s,则求得着陆后12s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
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1)电梯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
(2)电梯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第ls内以加速度1m/s2运动,第2s内以加速度-1m/s2运动,如此反复照这样下去,在100s内此质点的总位移为________.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_________可判定小球做__________运动.
(2)根据_________计算各点瞬时速度,且vB=______m/s,vC=______m/s,vD=______m/s.
物体从h高度自由落下,通过1/2h高处时速率为v1,下落时间为全程运动时间一半时的速率为v2,则v1∶v2=______.
三、计算题
一物体在某行星的一个悬崖上从静止开始下落,开始1s时间从起点落下4m,再经4s它将在起点下面多远处?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和第6s内的位移分别为2.4m和3.6m.试求该物体的初速度、加速度和前6s内的平均速度.
为了打击贩毒,我边防民警在各交通要道上布下天罗地网,某日,一辆运毒汽车高速驶近某检查站,警方示意停车,毒贩见势不妙,高速闯卡.由于原来车速已很高,发动机早已工作在最大功率状态,此车闯卡后,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可用式子要s1=40t来描述.运毒车过卡的同时,原来停在旁边的大功率警车立即启动追赶.警车从启动到追上毒贩的运动可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可用式子s2=2t2来描述,请回答:
(1)毒贩逃跑时的速度是______m/s,警车追赶毒贩时的加速度是_____,警车在离检查站______m处追上毒贩.
(2)在追赶过程中哪一时刻警车与毒贩子车的距离最远,相距多远?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A、基本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直到有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由此看出:力不是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 __________的原因,或者说力是使物体产生_______的原因。
物体保持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惯性,______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惯性是物体的固有______,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______。
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_______改变,我们说它的______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______改变,我们说它的______大,可见,_____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影响物体加速度大小的因素是______和_______,相关的规律叫做______________,其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跟__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_____的方向相同。写成公式就是____________。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_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上。
在力学单位制中,基本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选定了基本单位,就可以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当物体存在______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______现象;
当物体存在______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______现象;
在失重现象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此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_________,大小为___。
牛顿运动运动定律与一切物理定律一样,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____ ____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只适用于________,一般不适用于________。
B.重难点突破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瞬时性:力与加速度的产生是同时的,即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消失。
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点不在同一物体上,它们分别对这两个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另外,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同于一对平衡力。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①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②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基本思路流程图:
基本公式流程图:
C、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不一定受力作用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A.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不为零,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仍为零
如图所示,沿直线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的天花板下竖直悬挂一个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零,并相对车厢静止,小球的下下方有一点P,则剪断绳子后……( )
A.小球正好落在P点 B.小球落在P点前
C.小球落在P点后 D.小球落地点位置无法确定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人走路时,人和地球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m/s2的加速度,若推力增大到2F时,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取10m/s2)……( )
A.15m/s2 B.20m/s2 C.30m/s2 D.25m/s2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A.牛顿 B.秒 C.焦耳 D.瓦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
A.a'=2a B. a< a'<2a  C.a'>2a D.a'=1.5a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块质量为m1、m2、m3的木块,且m1=2m2=3m3,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运动,三木块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则每个木块所受合力的大小之比是……( )
A.1∶1∶1 B.3∶2∶1 C.6∶3∶2 D.每个木块所受合力均为零
二、多选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坐在前进中列车的车厢内,观察水杯中水面的变化,从而判断出列车的运动情况,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面向后倾斜,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
B.水面向后倾斜,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
C.水面向前倾斜,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
D.水面向前倾斜,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
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盘秤,盘上放一质量为m物体,当秤的读数为0.8mg时,升降机可能做的运动是……(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两物体向右加速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N1;用水平力F向左推M,使M、m一起加速向左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N2,则( )
A.N1∶N2=1∶1  B.N1∶N2=m∶M 
C.N1∶N2=M∶m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N1、N2大小
某人站在一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到最后静止的过程中,台秤读数为……( )
A.先变大后变小  B.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先变小后变大  D.最后小于他的重力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沿与速度方向相反的一个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 )
A.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   C.位移减小  D.无法判断
三、计算题:
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设光滑斜面长5m,高2.5 m,物体的加速度有多大?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要用多长时间?(g取10m/s2)
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由于空气阻力只能到达15m的高度,求物体落回原地的速度和总共用的时间?(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如右图所示,在长木板上放有一物体,从水平位置开始慢慢地抬起木板的一端,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时,物体恰好匀速下滑,那么当α=60°时,求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如图所示的电梯,质量为60千克的人站在自动电梯上随电梯运动,电梯以0.5米/秒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人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人对电梯的压力多大?
小球中间有孔,质量m=1kg ,穿在与水平面成300的斜杆上,如图,小球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为 (=,小球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20牛,从静止开始经2秒钟,求小球沿杆移动多大的距离?(g取10米/秒2)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A、基本概念
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的______,或者它们的________相交于______,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或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______状态;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即F合=___。
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_________,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B、重难点突破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几种常见解法
力的三角形法: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反之,若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好构成闭合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利用三角形法,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得未知力。
力的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可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
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到x轴上和y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合力等于零的条件,即Fx=0、Fy=0;此法多用于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x、y轴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在x、y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
C、练习题
一、选择题:(4分×7=28分)
关于弹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两物体必定直接接触
B.两物体直接接触时,两物体之间必有弹力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
D.轻绳和直杆所施加的弹力方向总是在沿绳或杆的直线上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的
B.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只要是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静摩擦力
五个共点力恰好平衡,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中任意四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五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其中任意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平衡
C.把五个力首尾相连一定构成一个封闭的五边形
D.若去掉其中两个力,其余三个力就一定不能平衡
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俯视图如右图所示,现施两个力,一力已确定为F1,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另一力F2的最小值应该是 ( )
A.F1cosθ B.F1sinθ C.F1tanθ D.F1cotθ
如图所示,左、右两边木板所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两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使两边的力都加大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将 ( )
A.保持不变 B.变为原来的两倍
C.变为原来的四倍 D.无法确定
如图,在粗糙的斜面上,放有物块B,物块B上放有物块A,当它们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A受到的力有( )
A.只有重力 B.只有重力和支持力
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如图,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二、填空题:(3分×8=24分)
研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如右图的合力F合与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可以得出这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 和 ,它们的合力大小的范围是 到 。
如图所示,用力将物体B缓慢向右拉动时,物体B所受到的水平拉力F将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将 ,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将 ,绳子对它的张力T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请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3分×6=18分)
四、计算题:(10分×3=30分)
如图,质量为m的重球由细绳悬挂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是θ。求细绳受到的拉力以及斜面受到的压力。
用弹簧秤把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提时,弹簧秤读数为20N;如果把这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此时弹簧秤读数为2N,问如果用跟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斜向上拉它匀速前进时,拉力多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