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3 14: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四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
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5.“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考纲要求1.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
端强化。
2.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3.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
建制。
4.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通过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课程标准知识结构考点一: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明朝:
(1)明太祖:①在中央,废除 ,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④设 制度:在殿堂上任意杖责不合己意的大臣,君臣关系成为主仆关系。
(2)明成祖:增设特务机构 。“厂卫”(东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成为明朝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丞相八股取士锦衣卫廷杖东厂考点突破2.清朝:
(1) 皇帝设立 ,加强皇权。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执行。
(2)大兴 :①含义:因文字触犯皇帝忌讳而兴起的大狱。②结果: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雍正军机处文字狱考点二:明朝的对外关系1.郑和下西洋(西洋:文莱以西的地方):
(1)背景: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2)目的:为了加强同     的联系。
(3)过程: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
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     和      。
(4)特点: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航海技术先进,应
用指南针。
(5)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加强
了中国和    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交往。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海外各国亚非2.戚继光抗倭:
(1)背景:元末明初, (即日本的武士、商
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中期松弛,
倭患更为严重。
(2)经过:戚继光组织“ ”开赴台州,九战
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剿灭了
倭寇。倭寇戚家军考点三:清朝的对外关系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 殖民者侵占台
湾。1662年, 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政府设
置 ,隶属 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
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 的势力侵入我国
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 指挥清军两
次围攻 ,打败沙俄。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
平等协商,签订了《 》,从法律上肯定了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都是中国的领土。荷兰郑成功沙皇俄国台湾府康熙帝雅克萨尼布楚条约福建考点四:清朝民族关系1.西藏:
(1)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 ”的封
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五世班禅的封
号是“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
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雍正时期,于1727年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
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乾隆时期,制定“ ”制度,规定喇嘛教活
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布的金奔巴瓶抽签决
定,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金瓶掣签2.新疆: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 ,
管辖新疆地区。(注:在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
新疆地区)伊犁将军附:清朝主要皇帝及其相关史实考点五: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背景:清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妄自尊大,
同时,为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和沿海人民反抗,清初
四十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开放四
个港口,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处,由“    ”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2.含义: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指在对外贸易上进
行     ,并非完全断绝往来。
3.影响:①积极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
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方面:清政府与世隔绝,
看不到世界形势变化,不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中国在世界上逐渐     了。广州十三行严格限制落伍图片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中考突破1.(2017·广东)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
“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
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B2.(2017·湖南)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
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
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C3.廖燕曾言:“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
异……”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两者都( )
A.削弱了儒学的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促进了思想自由      
D.阻碍了国家的统一B4.(2016·湖南)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
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
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D5.(2017·山东)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
、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D6.“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
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
A.设置特务机构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八股取士 D.制造文字狱D7.(2017·湖北)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
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
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
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
是( )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B8.(2017·四川)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京召开,会议倡导“发展经济,促进
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
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玄奘西游 D.鉴真东渡B9.(2017·山东)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
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
(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封建制度的腐朽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八股取士的影响 D.西方列强的侵略A10.(2017·山东)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市鳌山
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卫后对
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
抗倭英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C11.(2017·四川)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
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B12.(2017·山东)“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
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这里的“侵略军”来自( )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C13.(2017·四川)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
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
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A.西方殖民者对台湾虎视眈眈
B.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C.康熙帝决定武力征讨郑成功子孙等抗清力量
D.郑成功的子孙在台湾争权夺利B14.(2017·山西)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
一主题不符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D15.(2017·江苏)清朝时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
密。下列哪位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6.(2017·湖南)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下列属于乾隆帝在位期间的是( )
A.组织雅克萨之战 B.平定三藩之乱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驻藏大臣AC17.(2017·辽宁)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
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
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
是( )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D18.(2016·江苏)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
“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
点的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A19.(2016·山东)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
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B20.(2017·广东)《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
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
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
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A21.《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
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
《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
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A超越自我22.(2017·山东)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
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
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23.(2017·辽宁)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
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
反映了( )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明请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动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C24.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B25.(2017·山东)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
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
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
技和思想文化 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
西方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二、综合题
26.(2017?湖北)读下列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回答问题。(1)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是谁?这条交通要道为什么称为“丝绸之路”?张骞;因为中国的丝织品精美,深受各国喜爱,是这条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上最有代表性的商品(或答在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上中国主要经丝织品交换各国奇珍异宝也可)。请回答:(2)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越来越重要,出现了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请简要分析产生这一壮举的社会条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或答唐宋以来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中国造船业在世界领先,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明初统治者(明成祖)的支持。(3)清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谈谈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阻碍了中国内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落后于世界发展形势,使中国从原来开放领先的东方大国变成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对象(或答:清政府闭关锁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