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3 14:4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商鞅变法。考纲要求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3.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4.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
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
起来。课程标准知识结构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   山洞里的人类,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
    石器(旧石器),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   生活。
周口店打制群居考点一: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考点突破考点二: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半坡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 流域的陕西
西安半坡村。他们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
植 ,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住 房
屋,过定居生活。他们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
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
,已经会纺线、织布、制衣。黄河粟半地穴式彩陶2.河姆渡居民: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________流域,他们
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________,他们是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他们居住着___________ 的
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会挖掘_____ _ ,饲养家畜,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长江干栏式水稻水井诸侯争霸考点三: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1.目的:为了 ,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 和 、 分给亲属、
功臣等,封他们为 ;诸侯必须服从 的
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
子作战。
3.影响:①积极影响:通过分封,开发了 地区,
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②消极影响:后期诸侯王拥兵自重,不听周天子号令,成
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巩固统治土地奴隶平民诸侯周天子边远考点四:商鞅变法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以来, 和 的广泛使用,
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私田逐渐取代公田,从而促使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
建社会过渡。战国时期,大国争霸,为了富国强兵,
各国纷纷掀起改革运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改革是秦
国的 变法。商鞅铁农具牛耕2.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 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3.内容:(1)国家承认 ,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
除 ;根据 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
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作用: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 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
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孝公土地私有耕战徭役军功大小县制最富强图片资料基础训练1.(2017·湖南)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B中考突破2.(2017?江苏)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
B
3.(2017·广东)右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
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
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B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
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D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半地穴式房屋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5.(2017·江苏)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
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陶器
C.发明舟车 D.铸造青铜器A6.(2017·江苏)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
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
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铁农具 D.曲辕犁B7.(2017·山东)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
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
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种植技术的发展
C.建筑技术的进步 D.饲养水平的提高C8.(2017·山东)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
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9.西周初年,疆域空前辽阔。据《左传》记载周王“封
建亲戚,以藩屏周”。下面对材料中“以藩屏周”理
解最准确的是( )
A.奖赏功臣 B.加强与王族之间的交流
C.巩固周朝统治 D.削弱王族的权力
10.(2017·甘肃)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
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
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CB11.(2017·广东)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
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
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1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
(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
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
内容是(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A13.(2017·湖北)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
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
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
度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D14.(2016·江苏)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
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C15.(2017·山东)《史记》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
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
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
料反映的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北魏孝文帝改革B16.(2017?山东)“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
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A17.(2017·甘肃)《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
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
A.推行县制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D18.(2017·安徽)《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
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商鞅此举
(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B19.《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
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
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
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建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20.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
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B超越自我21.(2017·山东)《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
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
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
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A22.(2017·山东)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
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C23.(2016·山东)《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
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
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B24.(2017·江苏)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
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2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下列属于
历史观点的是 ( )
A.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B.西周初年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
D.虽然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但他仍是一名杰
出的政治家
D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法家: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决不是一种好办法。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