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九 关注海洋,走向强国(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九 关注海洋,走向强国(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3 18: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专题九 关注海洋,走向强国
专题解读  近代中国遭遇的外来侵略大多从海上而来,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却利用海洋称雄于世界,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安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更是息息相关。近年来,“南海”问题等,更让我们认识到关注海洋,方可走向强国,实现“强国梦”。专题梳理知识清单中国史
1. 西汉汉武帝以后,商人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
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2. 隋唐时,海上丝绸之路从扬州出发,可到日本和朝
鲜。从广州出发,最远可达波斯湾。唐朝时,遣唐
使、鉴真东渡等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唐宋时期,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活跃。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
贸易。3. 明朝时期,为宣扬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
多世纪;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交
往;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发展。
戚继光抗倭,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荡平浙江境内倭寇,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被肃清。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4.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1662年,郑
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
建省,加强了东南沿海的海防。
5.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保
留广州一口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
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该政策的积极作用:防御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
响: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中
外文化的交流,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
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落伍,远离
世界发展的潮流。6. 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有关条约,
中国近代遭受的战争危机大多来自海上,如鸦片战
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
7.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中创建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建南洋,北洋,福建
三支海军;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
军。作用: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出现了一批
近代工业企业;②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④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
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8.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以身殉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不考)
9. 1898年戊戌变法内容:训练新式陆海军。10.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
舰队。今天,我国海军不断壮大,有足够的能力捍
卫我国的领海不受侵犯,它包括水面部队、潜艇部
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不考)
11. 对外开放: 1980年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建海南共5个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湛江
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
江三角洲、闽东南、环渤海地区等4个经济开发区
。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对外开放的作用:
①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②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④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世界史
1.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
2.15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1492
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新航路的开辟打
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使世
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
到大西洋沿岸。有利于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3. 罪恶的“三角贸易”,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
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洲的开发作出巨大贡
献;但大量屠杀土著,使非洲失去大量劳动力,生
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阻碍其文明的发展。(不考)
4.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并成为世界殖民
霸主,“日不落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时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 美国海军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使日本面临民族危
机。后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
为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但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如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6. “一战”后,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限制
海军军备条约》(即《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中各国遵守在华“机会均等”原则,削弱日本在
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增强了美国在远东和
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和势力。
7. “二战”中,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
规模。1944年英美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
欧洲第二战场。名人谈海洋
“不能想象一个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海洋相隔绝”
——马克思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
——郑和
“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不在陆”
——孙中山
“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大都是从海上来的”
——毛泽东 “全国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因此,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必须充分利用”
——毛泽东
  “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一度把海洋视为‘化外之地’,但而今海洋意识勃发,海洋强国战略兴起”;“中国走向海洋,不是重复西方列强海上争夺霸权的老路,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李克强
专题启示
1. 海洋是相连的,只有通过走向海洋,才能走向世界。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2. “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和
平和发展的空间。
3. 闭关则衰,坚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提高综合国力。
4. 增强海洋意识。保护海洋和加强海防,积极主动进
行涉外活动。“全国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因此,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必须充分利用”
——毛泽东
  “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一度把海洋视为‘化外之地’,但而今海洋意识勃发,海洋强国战略兴起”;“中国走向海洋,不是重复西方列强海上争夺霸权的老路,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李克强
专题练习一、 2017年7月12日菲律宾外交部就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一周年发表声明。有评论指出,该声明的有关内容对中方释放了善意,有助于中菲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地区局势的和平稳定。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割我领土,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
葡萄牙、英国。“一国两制”。材料二: 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肯定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创建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培养了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华扩张。否定说:失败,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辩证说:一分为二地写出洋务运动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三种答法,任答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胜利(其他类似表述也给分)。材料三: 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演讲中声称美国重新致力于亚太事务的广阔愿景: “我们在该地区永久的利益要求我们在该地区永久存在。” “美国是太平洋国家,我们要在这里呆下去。”紧接着美国高调出席东盟峰会,与中国周边国家频繁军演,插手中国南海事务,妄图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如出一辙。(4)纵观历史,为实现其称霸的野心,一战以后,美国精心导演了一次会议对亚太地区作出了“安排”,请问该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美国是怎样攫取在中国的特权的?分析会议(条约)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原则。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避免日本独吞中国,但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5)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加强海防意识和海军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协商、政治解决;坚持南海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等等。(言之有理即可)二、 (2017·东莞仿真)近年,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更加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民众对海洋问题的关注不断上升,围绕海洋的纠纷争端不断升温,海上问题在我国周边外交中相对突出。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很早就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历史上我们对海权的认识不够,海洋意识不强。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论“2012中国的亚洲外交”(1)根据材料一,列举古代中国通过海洋“与周边国家进行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的时期和事例(举一例即可)。由于“对海权的认识不够,海洋意识不强”,中国政府曾采取了什么极端政策?汉朝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郑和下西洋。(举一例即可)“闭关锁国” 政策。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4年4月27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菲律宾曾明确表示黄岩岛不在菲领土范围之内,后又出尔反尔,对中国黄岩岛提出非法的领土要求,违反了有关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2)材料二提到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谁提出的什么外交政策?他在外交上还有什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贡献?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材料三: 菲律宾曾经是二战战场,战后美国曾长期控制菲律宾,因此国内舆论中有相当强烈的“反美军”情绪。“菲律宾政府正在忘记二战的教训,现在打开国门让美军长驱直入。为了和中国争夺南海,不惜牺牲国家安全。将来就算得到南海,也会面临无法轻易让美国从菲律宾撤退的尴尬。”
——日本研究南亚政治经济的学者田村哲昭2012年
  2017年7月2日,美国“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中国随即派出军舰和战斗机对美舰实施警告驱离。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此类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威胁中国安全的挑衅行动。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菲律宾与中国进行领土之争,美国在南海的挑衅,将会面临哪些消极后果?菲律宾蓄意挑起与中国的领土矛盾,不仅破坏了与中国的和平与合作关系,而且将逐渐丧失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地位,同时将会被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操纵而丧失自主权,而美国在南海的挑衅是其霸权主义的表现,会威胁亚太地区的和平,进而威胁世界和平。材料四:从国内来看,作为改革开放、拥抱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巨大而深刻的对海洋的依赖。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在过去并不主要依赖海洋,但她的现在和未来,却再也离不开海洋了。当中国意识到要成为“世界海洋大国”的战略重要性,并试图大力发展时,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军事上的突破“第一岛链”,以及不允许自己的海洋国土、主权继续遭吞食和侵略的行为,都让西方和中国的海洋邻国们集体“焦虑”起来。
——《解决海洋危机中国应做长远之谋》(4)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却再也离不开海洋”的原因是什么?“西方和中国的海洋邻国们集体‘焦虑’”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拥抱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目的:为了防止中国成为“世界海洋大国”。 (5)面对复杂的中国海洋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坚持独立自主,维护领土完整,决不出让一寸属于中国的领土;中国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海防力量,对任何对中国提出领土主权非分要求的国家,给予坚决反击、抵制,从与各国搞好睦邻友好关系和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主张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领土纷争;通过外交努力,改善国际海洋监管体制,尽快划定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加大宣传力量,增强海洋意识等等。
三、 (2017·江苏)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更是息息相关。近年来,“南海”问题等,更让我们认识到:关注海洋,方可走向强国,实现“强国梦”。
材料一:(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的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出口,一个是海洋,一个是沙漠。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的两个出口“沙漠”和“海洋”分别指什么?“沙漠”出口指的是丝绸之路;“海洋”出口指的是海外贸易。材料二: “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乾隆御制诗》节选(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三: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大国治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材料四:《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如图)
(4)完成材料四A和B两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A是深圳;B是雄安新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