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糖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2 糖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23 19: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本课从观察糖到哪里去了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哪些物体能溶解哪些物体不能溶解,最后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操作性很强的实验课,因此在设计时,我尽量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比较,理解什么是溶解,哪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哪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让他们经历“提出 问题——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学习方法: 小组观察讨论、实验探究、适当讲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对高锰酸钾、沙、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进行描述,能正确规范地进行过滤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引导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目标: 1、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互相协作、愿意探究、乐于交流的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学习难点:设计对比实验验证使糖块溶解得快的方案。 学习准备: 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7只,玻璃棒5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味精各一小包,方糖1块。 学习流程: 一、问题引入 1、同学们,你们桌子上有两个杯子,请仔细观察1号杯子里(装有一小石子和水)有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 2、你真不错,观察很仔细。再观察2号个杯子(一杯糖水),里面装有什么? 3、现在可要看仔细了?没有别的吗? 4、现在有了两种意见,那么杯子里到底还有没有别的呢?该怎么办? 师谈话:很有道理,以后千万要注意不能随便用尝的方法。不过,今天这杯水是干净的,也没毒,可以尝。怎么尝呢?请用筷子尝尝。(学生尝并交流) 5、哦,真的不完全是水,还有糖。可是看不见糖啊?那么糖到哪里去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巧妙地引出了探究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师:那么糖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大胆猜测 A、化了; B、到水里去了; C、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 D、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 2、验证猜测、观察实验 小组合作实验:先在杯中加入大半杯水,再将少量高猛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仔细察,一段时间后用玻璃棒搅动,再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有什么变化和现象。 师:请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生1:高猛酸钾刚入水,象天女散花一样慢慢散开。 生2:象小雨点一样,一丝一丝地落下。 生3:象云彩一样慢慢飘浮,逐渐散开。 生4:象放烟花似的,向四周散开,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真好看。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描诉的很清楚。糖、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也就是你们说的化了。以后不要这么说了,应该怎么说呢? 3、大胆猜想,深入探究 除了糖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以外,其他的物质是不是都能溶解呢? 出示实验材料:方糖 盐 石子 粉笔 味精 师:请同学们猜测哪些能溶解,哪些不能溶解? 4、动手实验,证实猜测,发现“不溶解”。 学生实验:将盐、方糖、石子、粉笔、味精分倒入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并比较有什么现象?然后填表。 5、讨论分析实验现象,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通过再次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溶解的概念,也让学生把探究所得很好地加以运用,促进探究的深入发展。 三、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 1、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老师这里有一块方糖,现在老师想喝一杯方糖水,你们想一想能利用桌上的器材为老师快速泡制一杯方糖水吗?(学生交流后回答。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 2、实验验证 (1)这些方法真的能使方糖快速溶解吗?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怎样实验呢?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计,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5)交流汇报实验情况(学生先汇报,然后师生一起归纳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教师需要加强指导,以“扶”为主,在“扶”的基础上适当的“放”,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实验设计的过程,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 四、拓展应用 1、刚才同学们用对比实验法研究了使方糖溶解快的方法,表现都很好!下面我们来一次竞赛。每组有一块同样大小的肥皂块,利用桌上的器材,想办法,使它尽快溶解,变成肥皂水。(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小结)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采用竞赛方式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学推向又一个高潮。通过谈收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和本节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13、糖到哪里去了 砂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变得很小很小 水 溶解现象 高锰酸钾 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加热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 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