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23 20: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6页第三课认识空气。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看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过程。 【教材分析】 《认识空气》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认识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认识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体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一些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到一种新的探究方法。 3、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中的困难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不漏气的塑料袋,一个大头针。学 生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 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三张32K的废作业本纸,一个干抹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做一个“水下点蜡”的魔术游戏。 ·猜猜关于空气的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人们离开它,谁也活不了。” 【评价:利用魔术、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引出了空气的一些特点。】 ·播放课件,引出问题。 ·我们来研究空气,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空气的什么问题? 【评价:在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他们对空气的研究欲望。】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感觉空气。 1、收集空气。 ·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我们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大家一起动手,看谁收集的空气多? 2、感觉空气。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收集到空气后我们怎样研究它呢?我们要先用感官来观察。大家想想办法怎样用感官观察? ·我们可以用手来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觉? ·我们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挤压塑料袋,让空气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听听有什么声音?…… ·别忘了填写你们的科学文件夹啊!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我们刚才运用感官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大家感受了空气,说出了这么多对空气的感觉,真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你把这个实验做成功,并能研究出其中的科学道理,你就可以成为一位魔术师了…… 【评价: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嘴、皮肤……)进行观察,充分地感知空气,建立丰富的表象。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填写科学文件夹,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新的发现,培养创新精神】 三、.纸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废纸片做魔术。 ·把纸揉成团,放到玻璃杯里,紧压在底部,要压紧,杯子倒过来时不能掉下来。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压到水的底部,纸团会不会湿? ·实际做一做看究竟会不会湿。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看看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他们将实验做成功。)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释。 ·再做一次,仔细观察压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现象? ·解释玻璃杯里那段"空"着的地方是什么? 3、认识魔术的秘密是空气占据空间。 ·水已经没过了杯子,为什么杯子里有空气的那一部分水进不去呢? 这一部分让空气占着,所以水进不去。这叫空气占据空间。 ·现在知道纸团为什么不会湿了吗? 【评价:运用“猜测-实验-思考-结论”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五、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几个小魔术,了解了空气的一些特点。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总结。 【评价:课件运用适时,恰当,有效】. 六、我们从哪里还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经验去说,并引导他们去推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