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23 22: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课 天气与动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一能简单的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说出根据天气变化来保护动植物的方法。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准备
1.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或视频。
2.学生课前调查的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及有影响的相关材料。
三、教学过程,
1.情境与问题导入
图画导入,第一幅图为天气炎热时的庄稼,第二幅图为天气炎热时狗吐舌头散热。并借助提问,“你还知道天气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课题要探究的问题。
2.
探究与发现
为探究天气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设计两个探究活动活动。
活动一,天气对动物的影响。通过“燕子今天飞得这么低!”“鱼儿都跳出水面了!”这些对话描述了学生观察的内容是什么。提问“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天气变化有关系吗?”提示学生注意将这些行为与天气联系起来思考。提出问题,“天气变化时,你还会发现动物的哪些行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比较,发现动物会随着天气变化,做出一些一反常态的行为,初步感知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天气变化是有关系的。
活动二,天气对植物的影响。图片对比,第一组是天气炎热时的玉米,和雨后的玉米。第二组是正常天气生长的悬铃木,和风雨过后的悬铃木。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天气炎热时的玉米叶经低垂,雨后的玉米叶茎直挺,雨水让玉米生机勃勃。正常天气悬铃木挺拔生长,风雨过后的悬铃木被吹倒。通过玉米和悬铃木两组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去发现天气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于学生从小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一、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应对天气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呢?
2.观察图片,指导学生看图并提问,图上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了解为植物搭防晒网,为大象洗澡降温,为树木安装防风支架,这些都都是保护动植物的做法。
3.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动植物的做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4.拓展内容
保护动植物的方法,一,缠树干,冬季为了防寒,可以用布料,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既保湿又防寒。二,包树根,用地膜为树根部保温防寒,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三,树木涂白,冬季树干涂白剂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而受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病虫。四,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和濒危的动植物。
动物预报天气法
青蛙,鸡,蚂蚁。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