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埠中学08年春九年级物理综合测试
一、填空题(第1-5小题每空1分,其余各小题每空2分, 共25分)
1.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2.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中。
3.家庭电路中的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联;开关和被控制的用电器是______联;为了防止因漏电出现的触电事故,家用洗衣机的外壳一定要___________。
4.寒冷的冬天,在冰雪大世界参观的游客经常边跺脚边对手哈气,就会感到暖和了。 “跺脚”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脚的内能;“哈气”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
5.魏宏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最为50kg,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N; 当他正步走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如图所示,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换向器”起了关键的作用,它能使线圈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__________,从而实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连续转动。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
7.某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1A,应在该导体两端加_________V电压。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该导体所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W。
8.一物体重2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
A.往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 B.从山脚移到山顶做实验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D.将水银槽内的玻璃管轻轻上提
10.在下面哪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 ( )
A.小华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 B.小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悦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 D.小翔把一桶水从井中提起
11.下列能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的实例是。 ( )
A.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 B.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 D.生石灰加水后温度骤然升高
12.如图所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1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
A.缝衣针针头做得很尖 B.鸡蛋在桌子边沿易被敲破
C.大型载重挂车装有多组双车轮 D.用订书机订厚书时要用力按
14.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C.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15.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会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
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16.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只能够传递信息 B.超声波、微波、光波都属于电磁波
C.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三、实验 (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3分,第19小题8分,共21分)
17.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 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有关。
(2) 分忻图___________,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 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
(4) 小明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18.如图所示,悬挂在细金属丝上的金属棒AB处在磁场中。
(1) 当C、D两个线头没有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时,AB棒保持静止不动,而一旦使C、D两个线头接到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时,AB棒立即摆动起来。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心的同学还会注意到,当C、D两个线头分别接触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时(如图所示),金属棒AB相对蹄形磁铁向里摆动;当C、D两个线头分别接触电池组的负极和正极时,金属棒AB相对蹄形磁铁向外摆动。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C、D两个线头如图所示那样接触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而把蹄形磁铁上下翻转一下(S极在上),则金属棒相对蹄形磁铁向外摆动。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做“测定一个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
(1) 右图是他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2) 电路连接完整后,当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化情况)
(3) 实际实验的白关记录与计算如下表:实验次数 l 2 3
电压/V 2.20 1.50 2.50
电流/A 0.22 0.16 0. 24
功率/W 0.484 0.24 0.60
该同学注意到灯泡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 请说出两点(这两点的意思应不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并完成了有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l 2 3
电压/V 2.20 1.50 2.50
电流/A 0.22 0.16 0. 24
灯丝电阻/Ω 10.00 9.38 10.42
这位同学有些纳闷儿: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 怎么三次计算的灯丝电阻却不一样呢 请你对此作出两种可能性的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推导(第20题7分,第21题7分,第22题6分,共20分)
20.学习了是电学和热学知识后,小华通过实验得知:用电热壶将15kg、20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1.05元电费。用煤气灶做同样的实验,则需要消耗0.42元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 电热壶里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 如果用煤炉做同样的实验,已知煤炉所用无烟煤的热值为 3.4. ×107J/kg. ,假如煤炉的内能利用率为20%,无烟煤的价格是0.34元/kg,需花费多少钱
(3) 如果某地区可以同时提供电、煤气和煤三种能源,从经济和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你会建议使用哪种燃料?请说明理由。
21.底而积S= 0.4m2的大木箱原来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某人用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斜面顶端,整个过程历时l0s。,已知木箱重Gm = 400N,人对车的推力F= 75N,斜面长L = 4m,斜而高h = 0.5m。求:
(1)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木箱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
(3)对术箱所做的有用功。
(4)科两的机械效率。(不计人的重力)
22. 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起来,其总功率P总与P1、P2 的关系为: P总 = P1 + P2。
参考答案
一、填空(第1-5小题每空1分,其余各小题每空2分, 共25分)
1.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 2.慢慢变红运动 3.并 串 接地
4.做功 热传递 5.490 增大 6.电流方向 机械能
7.4 4 2.25 8.10 下沉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B 10.D 11.B 12.C 13.C 14.B 15.D 16. D :
三、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3分,第19小题8分,共21分
17.(1)物体排升液淑的体积 (2)D、E (3)2.4
(4)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橡皮泥一块、装有足够水的烧杯、细线若干。
实验步骤:
(1)用细线系好橡皮泥,捧在弹簧没测力计的钩上,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 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后,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 比较F1和F2大小可以得出结。.
18. (1)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2) 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 通申导体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有关
19.(1)略
(2) 变大 变大
(3) ① 灯泡两端电压越大,功率越大
② 功率越大,灯光越亮
(4) ① 可能实验有误差
② 可能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四、计算与推导(第20题7分,第21题7分,第22题6分,共20分)
20.(1)5.04×106 J (2) 0.252元 (3) 例如:使用电,因为电无污浆,但用电价格高;使用燃气,因为它污染小, 价格便宜.
21.(1) 1000Pa (2) 0.4m/s (3) 200J (4) 66 .7%
2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I1 = , I1 = , I =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可知:
I = I1 + I2 ①
又因为U = U1 =U2 ②
得① 式两边乘以②得
UI = U1 I1 + U2I2
即P总 = P1 +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