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 欧洲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复习课件(32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 欧洲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复习课件(32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4 08:39:5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有的学者认为:14至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那么,“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欧洲古典文化的再生
---文艺复兴
环节一:考纲考情分析
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
最新
考纲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
欧洲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 (1)2017·(全国Ⅱ卷)33.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背景,4分
(2)2016·(全国Ⅰ卷)28.文艺复兴对近代自然科技的推动作用,4分
(3)2015·(全国Ⅰ卷)27.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清进步思想的共同之处,
(4)2014.(全国Ⅲ卷)26.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4分
(5)2013·(全国Ⅱ卷)27.《十日谈》中人文主义的具体表现,6分 1.高频考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历史影响。
2.题型分布:
选择题、材料题
3.备考策略:复习时,抓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强调人文精神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同时继续从近代化角度来认识欧洲人文主义的发展。
复习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成就及影响等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环节二: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结构: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经济:
政治:
思想:
有利条件:
直接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追求财富和现世享乐,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蒙昧之中;有些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黑死病的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时间 国别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成就
14 C
兴起
15 C
全盛
16 C
扩展
知识结构: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意大利
文学
“前三杰”
意大利
艺术
“后三杰”
英国
文学
时间 国别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成就
14 C
兴起
15 C
全盛
16 C
扩展
薄伽丘
《神曲》
彼特拉克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圣母》
莎士比亚
《十日谈》
但丁
达·芬奇
《大卫》《摩西》
拉斐尔
意大利
文学
“前三杰”
《歌集 》\“人文主义之父”
意大利
艺术
“后三杰”
英国
文学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知识结构: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预习评价】
问题:观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想一想,它们具有的相似特点有哪些?
《最后的晚餐》 《西斯廷圣母》
以《圣经》为题材;突破传统“圣像图”画法,将宗教题材融入世俗的绘画;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易错易混】(判断正误并辨析)
1、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3、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14至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核心),形成的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概念】文艺复兴
(1)资产阶级力量不强,尚未形成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
(2)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有人文主义因素,有可借助之处
(3)容易为大众接受。
【深化点拨】为什么资产阶级不直接公开宣传自己的思想?
【史料印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认为: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但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则是以宗教作为斗争的武器,原因是
A.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B.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C.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D.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态度不坚决。
答案: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思想家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深化点拨】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史料理解、历史解释)
环节三: 重难点释疑
问题:如何评价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材料二: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道德堕落跟随个性的高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
论从史出:文艺复兴的双重性影响
进步性:
(1)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推动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兴起;
(2)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科学: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哥白尼太阳中心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证实日心说)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环节四:高考连线教材
考向一 (主干知识迁移考)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背景
例1(2017全国卷)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 教材补缺
【知识拓展】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3—14世纪时,地中海东岸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因此获得了巨额利润。这大大加强了它们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大大加强了它们早巳就有的商业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尼斯的行政、外交、税收都越来越资本化,就像是一个商人的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人教版
考向二(主干知识迁移考) 人文主义的内涵
例2 (2015全国11卷)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答案:A
考向二 (历史价值观引领) 人文主义的内涵 
 
例3 (2016全国)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 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D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高考素材补遗: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达芬奇
高考素材补遗:
《十日谈》赏析
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要他赶快低下头去,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老头儿这时才明白,“自然的力量比他的教诫要强得多了”。
请思考: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
反对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主义,
肯定自然人性;主张个性解放,以人性反对神性
学以致用:
考向三(中西对比)中西方思想的共同之处
例4(2014·文综)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材料一 南安人郑允桓的未婚妻郭氏,名宜娘,自幼贤淑。郑允桓前往安南(越南).无法回来,写信回来请郭氏改嫁。郭氏日:“夫纵不返,氏终为郑家妇。”遂入门.躬绩养老姑。郑允桓最后病殁于安南,“允(桓)子归,宜娘抚之。郭氏现年六十四,盖生平不识夫而终妇道焉”。 ——据《泉州府志》(清)
材料二 从前有一条严酷的法律,寡妇再嫁,一律活焚。芙貌多情的菲莉芭在法庭上受审时,却神色从容,侃侃而谈,以满足自然需求为理由进行申诉。本来是个犯人,反而成了控诉者,指责法律对于妇女的不公平。她不但逃过了惩罚,而且那条残酷的法律,经过她的指责,从此作了修改。 ——据<十日谈>
从两则材料中提炼出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要求: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解读;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考向预测:(针对高考42题开放式问题) 东西方人性的对比
角度一: 材料一发生于封建专制和礼教盛行的明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以理杀人,压制人性。材料二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提倡思想自由,为资产阶级服务。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
角度二: 《泉州府志》认同并赞赏女子为男子守节,这种赞美容易形成对女性的道德压力,违背了人性;而对男子的贞洁不作要求,如郑允桓可以在外生子。《十日谈》同情受压迫的妇女,主张尊重人性和自然需求,并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抨击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是很有见地的。后者的立场较前者更具有人性化。
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意大利
英国
莎士比亚
期后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期前
薄伽丘
彼特拉克
但丁
代表人物


自主复习内容:
1、宗教改革的含义及实质
2、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4、宗教改革的影响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考纲考情分析:展示近几年高考中考查有关文艺复兴知识的问题,明确备考复习方向。
第二环节:基础知识梳理环节。设计问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第三环节:主题探究——先进文化的建设
一、说一说什么是先进文化
中世纪圣母 西斯廷圣母局部
1.请结合两幅作品的不同特点谈一谈什么样的文化是先进文化。 二、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先进文化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请同学们结合14-18世纪东西方历史的经验来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请结合这一观点谈谈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三、谈谈如何建设先进文化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1.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我们该如何搞好先进文化的建设? 四、作业:
请简要评述近代以来我国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先后出现过的几种倾向。
第四环节——学术瞭望
有关文艺复兴的两种不同评价:
二、文艺复兴的另一面:
1.彼特拉克在他的《登上文图克斯山》的信件中,说道 “我对自己感到愤怒,因为我们仍然赞美尘世之物,虽然我很久以前就从教徒哲学家哪里得知‘比较而言,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什么值得赞赏,如果灵魂是伟大的,那么其余的都微不足道’”。由此可见 ( )
A.彼特拉克不是赞美尘世的人文主义者 B.彼特拉克对宗教来世观痴迷不悟 C.他与教徒哲学家保持着密切交流 D.彼特拉克的人文思想具有矛盾性 2. 亚·沃尔夫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中写道:“开普勒的看法就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他的态度不仅是宗教的,而且还极其神秘。它的伟大的天文学发现主要出于宗教动机。它从寻找上帝之路出发,结果发现了星星的路径。”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文主义者不注重理性 B.文艺复兴时期尚未形成真正的自然科学观 C.开普勒在探索天文方面仍有浓厚的宗教动机D.开普勒天文成就令人敬佩 提示:不要因为了解了中世纪色彩的一面,而否认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文化存在本质区别。 3.据统计,采用圣徒的名字为自己取名的人在意大利也很多,1099-1199年,有11.72%的意大利人采用圣徒的名字,到1200-1299年间增至23.33%,到1300-1401年间更增到66.66%。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人文主义思想提升了宗教热情 B.人们的信仰比以往更加虔诚 C.世俗伦理观念没有得到市民认可 D.基督教会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社会生活视角下的文艺复兴:
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2.1329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第一家每次运转一昼夜、每小时敲打一次的机械钟,以后这种钟相继出现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和各城市的主要建筑物上。这从本质上说明( )
A.意大利是最早使用时钟的国家 B.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 C.意大利钟表行业发达 D.工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四、作业:结合史料从心理角度分析黑死病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一场被称为“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大陆有2500万人口死亡。历经此疫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也留下了记录:“不知道这场瘟疫是受了天体的影响,还是威严的天主降于作恶多端的人类的惩罚……虔诚的人们有时成群结队、有时零零落落,向天主一再做过祈祷了;可是到了……灾难的状况李可严重起来”
为了平息上帝的愤怒,人们必须不断忏悔,并压抑自己的欲望,有些鞭笞派教徒甚至通过严酷的自我鞭笞来清除身上的罪恶,以期获得上帝的宽恕……但仍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夺走生命,其中包括道德高尚的修士和修女。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卡斯提尔王国(属西班牙)的国王阿尔丰沙十一世丧命于黑死病,邻国阿拉贡(属西班牙)的国王佩德罗在六个月内失去了妻子、女儿和一个侄女,拜占庭皇帝约翰〃坎特库欣失去了儿子,法兰西往后让娜和……
在黑死病期间,一些村民跟着古典和喇叭的旋律跳起舞来。他们相信,“凭着心中的欢
乐”,能拒瘟疫于村外。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
问:请结合材料从心理角度分析黑死病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板书:
1.拓展知识:
【1】 两种作品的特点;整合教材知识;唯物史观、欧洲文化发展的特点 【2】文艺复兴的另一面 2.思维管理:
【1】选定一个辅助步骤;两个辅助步骤;多个辅助步骤
【2】打破思维定势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解析】选D。从“佛罗伦萨”“人文主义”判断这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主张追求自由幸福和享受。A、B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文艺复兴并不反对虔诚信仰上帝,C错误。D符合题意中对教会安于清贫的抨击。
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解析】选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是表现人性美、表达人物内心的。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是揭示社会现实的。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是表现光与色的。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是夸张的,是表现人的苦闷的。
3.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解析】选B。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希腊罗马文化兴起于古代,而不是15世纪 错误
B 古典文化的复兴,符合15世纪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 正确
C 欧洲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 错误
D 启蒙思想传播于17、18世纪 错误
【模拟题组】
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泰格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氏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  )
A.“格物致知” B.“感觉即知识”
C.“因信称义” D.“美德即知识”
【解析】选B。据题干信息,“感觉即知识”强调主观感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内涵相似,故选B。
2.波普(当代思想家)说:“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这里主要是说(  )
A.柏拉图的思想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B.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
C.柏拉图著作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
【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可知柏拉图的思想影响巨大,D正确。题干主要是讲正面的影响,A错误;题干并没有展示柏拉图的核心地位,B错误;C不符合史实。
3.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解析】选B。据材料“世俗主义”“个人主义”和“古典艺术”等信息,可以推断该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故选B。
【拓展延伸】人文精神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启示:(1)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2)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3)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4.“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
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
【解析】选C。从“上帝”可首先排除D项;题干观点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人文主义的体现,由此可排除B项;A、C都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正确解答须理解两个时期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从“与上帝”“平起平坐”“世界主宰”可知这种观点把矛头直指宗教神权统治,故排除A项,C项正确。
5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古学复兴”主要的历史影响是(  )
A.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
B.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D.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解析】选A。据题干时间“十四五世纪时”与“古学复兴”等信息可知是文艺复兴,该运动主要打破神学的桎梏,故选A项。文艺复兴没有提出构建新社会的蓝图,B项错误;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属于智者运动的意义,C项错误;挑战了教皇的权威属于宗教改革,D项错误。
6.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  )
A.创立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C.反教会特权和专制君权,寻求思想解放
D.成为新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
【解析】选B。提取材料关键词“本质”,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人文精神,科学成就体现了科学精神,故选B项。A项是伽利略的成就;达·芬奇并不反对教会特权和专制王权,C项错误;D项仅仅是材料反映的现象。
7.(2014·温州模拟)阅读材料,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材料一 (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皇,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价值。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解析】第(1)题考查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认识。依据“真善美”等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作答。第(2)题比较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和表现。依据“知识分子”“人民”“不承认”“教皇”等信息,结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内容解答即可。
答案:(1)主张:提出“美德即知识”,反对忽视道德;强调人类理性,否定绝对权威;“认识你自己”。价值: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2)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