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4 09:24:32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
1.曾经连续20 多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是( )
A.朱元璋 B.明成祖 C.明神宗 D.崇祯帝
2.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是( )
A.张楚政权 B.大齐政权 C.大西政权 D.大顺政权
3.满洲前后建立的政权有( )
①元 ②金 ③后金 ④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清太祖努尔哈赤 B.清太宗皇太极
C.清世祖福临 D.清圣祖玄烨
5.清军人关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郾城大捷 C.山海关之战 D.台州九捷
6.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的斗争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C.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D.均田免赋
7.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多尔衮 D.康熙帝
8.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9.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都曾经定都在北京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二:“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引自《绥寇纪略》
材料三“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引自《明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怎样的背景
(2)材料中的“闯王”是谁 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3)你认为“闯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导致“闯王”走向失败、清军人关的主要战役
是什么
同步练习答案:
1.C 2.D 3.C 4.B 5.C 6.D 7.B 8.B 9.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1)17世纪明末农民起义。
(2)李自成。因为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1644年率领农民军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山海关之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课题 《明朝的灭亡》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明朝灭亡原因和李自成起义内容的学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宰。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概括相关史料的主要内容,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2)通过阅读材料,能够根据《李自成起义》示意图,讲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及结果,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4)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分析问题与概括的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2)知道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和入关等基本史实。
重点 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视频《巾帼悲歌》,引入课题。 学生看视频,感知故事的简单情节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3.学习第一部分:整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了解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的表现并讲解相关史事。讲解政治腐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说出其表现。了解相关史实:地主、皇族占有大量土地和明朝的人民的被迫流浪。读史料并思考: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但是,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正是这种状况引起了明末人民的起义。4.学习第二部分: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介绍李自成。(2)学习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根据明末农民起义形式图,说出李自成起义的过程。(3)播放视频《李自成进北京》。(4)思考: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5)探讨:相对于过去,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哪些突出特点?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爆发,从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5.学习第三部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说出女真族的生活地点、时间、杰出首领和都城。知识拓展:介绍八旗制度。了解清朝的满八旗盔甲和满八旗。讲解清朝建立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图像认识皇太极。讲解清兵入关: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看视频《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指导清军入关的史实和李自成的失败。知道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李自成、崇祯和顺治。6.巩固提升。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回答学生看视频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学生交流探究,找代表回答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检查自学情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感知李自成得到人民的拥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却为以往之农民起义所不及。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板书 明朝的灭亡明末整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2.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2.口号:均田免赋3.发展: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三、满洲兴起和清 兵入关1.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2.清兵入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历史部编版 七年级下
导入新知
1.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知道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和入关等基本史实。
整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大 臣 :
皇 帝 :
皇室内部: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新知讲解
相关史事
明武宗 刘瑾
明熹宗 魏忠贤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争概指明末东林党与宦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之争。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由于东林党人威胁到其他非东林党人的利益,许多非东林党的官员为自保也纷纷以地域为单位,以高官为领袖,结成帮派,一时朝中宣党、浙党、楚党、齐党林立,他们联合起来打击东林党人。斗争由原来的阁部之争和门户之争逐渐演变为党派斗争。
东林党争
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表现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1=100)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相关史实:
明《流民图》(局部)
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 《豫变纪略》
读史料、想问题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但是,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人物扫描
闯王 李自成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根据图,结合书本,说一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
陕北起义:
进入中原:
提出____________口号
攻入西安:
____年建立_____政权
攻克北京:
____年攻占北京
明朝灭亡:
_______自缢明朝灭亡
“均田免赋”
大顺
1644
1644
崇祯帝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
李自成攻占北京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农民的拥护。
(2)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探 究:
相对于过去,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 哪些突出特点?
目标明确 规模浩大
作战勇敢 百姓欢迎
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爆发,从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讨 论:
满洲(女真族)的兴起
生活地区:
时 间:
杰出首领:
我国东北
1616年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
赫图阿拉
都 城:
说一说:
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
知识拓展










清朝满八旗图
正黄旗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红旗
1635改族名为满洲
1636改国号为清
清朝的建立
1644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
1626皇太极继位
清兵入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吴三桂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清顺治帝
李自成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巩固提升
B
C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灾旱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D
B
5.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      B.大顺     
C.大齐      D.大蜀
6.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 明太祖      B.明成祖
C. 崇祯帝 D.努尔哈赤
B
C
7.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起义原因:
口号: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闯王
李自成
满洲兴 起和清 兵入关
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
发展:
明朝的灭亡
均田免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努尔哈赤、皇太极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