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下第7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下第7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4 07: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古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独立 自主 和平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不平等不独立无主权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弱国无外交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
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
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第7课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1.新中国建国初,我国奉
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建国初,我国的
外交形势怎样?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对立国
美苏联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周恩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被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 出提出者内 容意 义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主权和领土完整利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二、出席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的含义:
(1)“求同”的“同”: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存异”的“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假设:1、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2、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该说啥好呢???周恩来发言的精髓:“求同存异”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三、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表决结果:76 vs 35四、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①1843《望厦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做英法的帮凶:③1860“洋枪队”对抗太平军; ④ 19世纪70年代:与日侵台;⑤1900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⑥1919巴黎和会导致五四运动;⑦1921华盛顿会议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导致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⑧解放战争:扶蒋反共; ⑨ 1950:入侵台海,阻挠统一;抗美援朝。⑩ 50年代以来:长期敌对、封锁中国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苏美中对抗对抗关系开始缓和美国:争霸不利 借中牵苏 调整政策
中国:两面树敌 文革动荡 积极回应“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社记者发表谈话,公开表示愿意访华尼克松美国发出信号中美建交过程(1)民间外交中国积极反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中美建交过程乒乓球外交——小球转动大球基辛格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2)官方交往 中美建交过程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美握手言和中美建交过程《上海公报》——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建交三原则: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
“断交、撤军、废约”(3)中美正式建交:1979、1、1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应邀访问美国“八.一七”公报(1982、8、17)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中美联合公报》 共识: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棘手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吗?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启
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曾长期对抗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发展友好关系。国家利益为前提,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