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4 11:3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从屈辱被迫到独立自主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南京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思考:近代中国的外交有哪些特点?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从屈辱被迫到独立自主材料二
外交:国家为维护其自身利益,推行其对外政策所进行的国际交往活动。
——《辞海》思考:外交关系和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一国的外交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展开的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四 坚持独立自主,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利益和国庆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内外政策,坚持由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走自己的路……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进行有效的经济建设,还需要几十年的长期努力,因此,我们需要和平,时间越长对人民越有利。
——刘华秋《中国的外交政策》1.以上材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关系国家利益的首要任务是什么?2.新中国实行了怎么样的外交政策?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经济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第一个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
17个国家苏联美国毛泽东 斯大林杜鲁门(美国总统)中国领导人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为此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原则?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首


出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周恩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 出提出者内 容首次确认意 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遭遇相同:面临问题相同:深层探究向总理看齐!联合国秘书长: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中印友协会长: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肯尼迪夫人: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回顾周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我们缅怀周总理,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总理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从周总理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呢?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4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的周恩来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和入党介绍人的合照当他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去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 产主义战士,终其一生,他未曾怀疑过自己的信仰。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他率领着天津的青年学生,高呼着“外争主权,内除国 贼”的口号,走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最前线。他对她说:“我们思想相通,心心相印,愿相依相伴,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周恩来与邓颖超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当反动派悬赏 10 万大洋要取他项上人头的时候,他未曾有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惧怕,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什么才是革命家的勇气。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和毛泽东等在天安门城楼上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这样寒酸的行头,不敢示人,更不敢示外国人。后来总理出国总带一只特殊的箱子,不管住多高级的宾馆,每天起床,先由我方人员将这一套行头收入箱内锁好,才许宾馆服务生进去整理房间。人家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最高机密的文件箱呢。这专用箱里锁着一个贫民的灵魂。而当总理在国内办公时就不必这样遮挡“家丑”了,他一坐到桌旁,就套上一副蓝布袖套,那样子就像一个坐在包装台前的工人。只有总理的贴身人员才知道他的生活实在太不像个总理。 图为周总理吃饭狼吞虎咽为省时间工作
当他成为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时,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周恩来十年风雨苦撑危局周恩来面对严峻的形势,力挽狂澜,竭尽全力维系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运转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像的精彩。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底,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求同存异,万隆精神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会议期间,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图为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1975年,在全国四届人大会议上作报告的周恩来病痛中的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逝世前,他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在他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已经为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奉献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以至于他的体重只剩下了微不足道的 35 公斤. 即便如此,他还要求把他的骨灰全部洒在祖国的土地上,就这样,他把他的一切都回报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 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国人口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是周恩来的后代;中国银行的存款无以计数,却没有一分钱是属于周恩来的;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他光辉的一生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当他在 1976 年逝世的时候,联合国破例为他降了半旗以示哀悼! 向总理看齐!联合国秘书长: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中印友协会长: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肯尼迪夫人: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回顾周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我们缅怀周总理,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总理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从周总理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呢?01020304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团结同志,广交朋友,积极做实事的精神榜样的力量(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
?
?
(2)材料二中,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5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准则还有用吗?
?
?
?
(3)为缅怀周恩来总理,请你为材料一、二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
?(4)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
?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适用。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
②在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化的世界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有生命力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的外交生涯等。(符合题意即可)热爱人民(或亲民、爱民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合作探究课堂小结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个方针——
一位伟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第一PPT模板网
www.1ppt.com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在国际事务中一展泱泱大国的形象,从新中国外交成就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呢?学史论今,勇而崛起1.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2.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强大不懈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君共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
基本准则标志外交
政策成熟求同存异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
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个方针 一位伟人课堂小结机智、聪慧的周总理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外柔中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他们自己。拓展延伸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才和飞速的思维怎么可能做到?
他的自信、他的风度,通过外国人的眼神就能看出来!他被国际上称为最难对付的政治家!!!
1、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时间:1972年2月22日上午,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3、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如果没有Mao.ZD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 灰烬。” 4、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说:“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 理就好了。” 5、苏联前总理柯西金对毛主席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前天美国报纸上登的。” 6、苏联总理柯西金在会见日本创价协会会长池田大作时说:“请你转告周总理,周总理是绝顶聪明的 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们是不会进攻的,也不可能进攻的。” 7、英国前外交大臣艾登对美国记者说:“你们早晚会知道,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 8、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当年有的国家的驻联合国大使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
长提出“凭什么就中国的周恩来能享受下半旗(不是联
合国旗降半,而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的
待遇,而其他国家的不能?” ????????
联合国秘书长这样回答他们: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只要做到周恩来的这3点: ????????  
1、周恩来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  
2、周恩来死后无一儿一女 ????????  
3、周恩来死后不留骨灰 ????????   
我一定在你们死后下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欣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万隆
会议
 和平
共处
五项
原则1.最早提出: 年底,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2.内容: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互不 、平等互利、 五项原则。
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 的基本准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的和平外交政策1.召开时间: 年;地点:
2.特点:第一次没有 会议
3 .方针: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的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 的团结与合作。独立自主1953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求同存异中国同亚非各国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印度尼西亚的万隆自读文本,基础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