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中考 新题型
新余市第三中学 罗 辉
我省初中实施新课程改革进程已经历5年了。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作为教学导向棒——中考物理试卷也在不断创新,中考试卷涌现了一大批耳目一新的题型。新题型的不断涌现,反过来又极大的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并向纵深发展。2008年我省将全部实行新课程下的新评价(即2008年全省将改变由多套变为一套试卷),标志着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综合分析近五年的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贴近新课标。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等方面在试题的命制中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落实,真正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的考查渗透在了每道试题中。下面结合2007年各地中考试卷,就几种重点新题型的形式和解题思路作以阐述,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借鉴。
题型一 科学探究类题型
科学探究能体现出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所以近年来中考物理中尤其加重了科学探究类题型的题量和分值,有些问题如果不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是很难回答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实验,以便发现新的问题。
一、对“提出问题”要素的考查
例1 (2007·河北)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库大坝建造成上窄下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只有正确地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其他环节才可能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本题通过阅读一段与人工降雨有关的文字,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考查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
二、对“猜想与假设”要素的考查
例2 (2007·江西)晚自习时,小明所在教室里的电灯突然全熄灭了.现在请你根据这个现象,完成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可能提出的猜想和验证猜想的依据是: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猜想的依据是: .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猜想的依据是: .
【点评】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第二个环节,它是对提出问题所做的合理想像,后面的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就是为验证这个猜想与假设的正确性,而进行的科学探索与验证。注意猜想并不是随便乱猜,要以事实为依据,联系学过的知识对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测与假设。在本题中值得注意的是猜想与验证猜想的依据要对应。
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素的考查
例3 (2007·广州)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铁块如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针对“这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长方体铁块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以图中的长方体C为研究对象,推导
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铁的密度为
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根据
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及判断方法).
【点评】 本题中的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已经给出,设计实验就是围绕这些猜想而进行的,提出的问题是在“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这是我们探究的目的,题中的三个猜想中的某一个可能就是这一问题的答案,到底哪一个正确呢?只有通过实验来检验。题目给出了设计实验的条件或器材,因此在设计实验时,要在题目的要求下进行,考查了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对“分析论证”要素的考查
例4 (2007·浙江金华)小强看到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小强想:为什么不直接将油桶抬上车呢?难道这样做可以省力吗?小强带着疑问去查阅有关资料后了解到:用斜面搬运同一物体时的推力大小跟斜面长度、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小强根据以上查阅的资料提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1)你认为小强探究搬运同一物体时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的变量有 _____________ 。
(2)小强选用了一把弹簧秤、一块8N的长方体重物、五块长度不同的由同种材料做成的光滑木板,按如下图3所示进行了实验,实验时控制斜面高度为 0.2m不变。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物重G/N 斜面高h/m 弹簧称示数F/N 斜面长L/m
1 8 0.2 4.0 0.4
2 8 0.2 2.0 0.8
3 8 0.2 1.6 1.0
4 8 0.2 1.0 1.6
5 8 0.2 0.8 2.0
分析实验数据,小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点评】 本题来源于课后练习,题目中所示的场景来源于生活实践,根据所给的三个量——斜面长度、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要研究斜面推力与斜面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这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后面两问是分析与论证,分析论证所用到的数据题目中已经给出,利用所给的数据并结合提出的探究问题就可得出结论。
五、对“交流与评估”要素的考查
例5 (2007·重庆市)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4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___________;弹簧秤B的示数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 ______FB′(选填“>”、“<”或“=”)。
(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4、图5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三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对整个探究过程的要素的考查
例6 (2007·江西省)【探究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4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⑴按图5所示连接电路;
⑵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填入下表;
⑶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0 0.55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分析与论证】
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_;
⑵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_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本题探究过程比较完备,通过让同学们参考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考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题型二 实验设计、开放实验题型
实验设计题型与前面的考查探究实验的实验设计要素题型基本相似,但它更强调步骤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结论的正确性。主要有电学的电路设计题、测量型探究题等,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大多取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或是教材中典型实验的变形,在中考题中属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型,在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原则要注意科学性、安全性、精确性、可操作性,即实验原理要有理论根据、实验过程要安全可靠、实验误差要小、可操作性要强,更重要的一点要符合实际。二是设计方法灵活多样,如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等。三是器材的合理组合和有效利用,器材尽量要少选,方法一定要新而简单。
例1 (2007·南京)小明同学用1甲所示的电路来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于。
(1)根据题意,请你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并帮助小明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右边实物图(图6乙)的连接。
(2)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只两端的电压恒为1.5V。
A.先将R用5Ω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B.再将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C.最后他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发现无法读取与20Ω的电阻对应的电流值。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原因1: .
原因2: .
题型三 物理方法题型
一、控制变量法
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是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如:“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
例1 (2007·潍坊)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2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 )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点评】 以上两题都是探究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设计实验时都采取了控制变量法,这种方法是近几年中考题中出现几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二、比较法
在学习两个相似或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常常将它们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对比学习,这种方法叫做比较法,常以画图和列表的方式出现。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特点;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等等。
例2 (2007·烟台市)图3为两个相互平衡的力与两个相互作用力的维恩图,其中它们的相同点已标明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请你将它们的独有特性(不同点)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部分内.
【点评】 本题通过图表(维恩图)的形式,来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一道新颖的中考题。
题型四 实验作图题型
实验作图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作图技巧和应用作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图题中,一类是定性的,另一类是定量的。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如画光路、力的图标中的箭头等要用直尺,不要太潦草;对定量的作图一定准确,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焦点的确定等。中考中实验作图题的出题范围如下:
光 学 平面镜 根据成像规律作出成像图
反射定律和成像规律结合出题,完成光路
透镜 针对三条特殊光线出题,完成光路
针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图出题,画出透镜类型
力学 力的图示 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某一个力 以重力为考查对象,考查重力方向。
以压力为考查对象,考查作用点及方向。
力的示意图 以受力分析为背景,请同学们作出某一物体受到的力
杠杆 一个简单的杠杆,请同学们作出力臂,可能是常见的羊角锤等
一个实际问题,找出力的作用点和最小力方向,如推桶上台阶
滑轮 以滑轮绳子段数的计算为背景,请同学们画出绳子的绕法。规律:“定双动单”
电磁学 简单磁现象 永久磁体(条形、蹄形)的磁场。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相对的磁场形状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安培定则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原理图
电流在磁场中受力 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原理图 区别在于有无电源
例1 (2007·自贡)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楼道灯一直亮着会造成浪费。科研人员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能在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请将右图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夜间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题型五 信息给予题型
信息给予题具有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新科技、立意境界高、知识落点低的特点。从题目所给的情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了解资料中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同学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面向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类题型近几年被各省、市所广泛采纳。
根据信息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图片情景信息题、图表信息题、文字阅读信息题、综合信息题等。
一、图片情景信息题型
图片情景信息题一般是在试题中设置一个场景,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场景,发现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或提出物理问题,或者对所提出的物理场景进行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解答图片情景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题中情景所蕴涵的信息与所学物理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些情景可能是老师在讲课时已经提到过的现象,也可能是生活中同学们所熟知的现象,为了能比较准确地解答好这类试题,对场景中的物理知识从物理学中的“力、热、电、光、声”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最切题意的答案。
例1 (2007·常德市)如图5所示,是我们常见的订书机。订书机在构造上有许多地方应用到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找出两处。 示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订书机及时复位。
(1) ;
(2) 。
【点评】 订书机主要应用了增大、减小压强、杠杆原理等知识点,考查了同学们结合物理知识分析图片的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的特点是在图表中给出一些数据,但有时有很多干扰数据因素在里面,让考生从中搜集正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做题时要抓住图表中的关键句子、数据和图形,提取有用信息,排除干扰因素,弄清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形成结论。
例2 (2007·苏州市)下表列出了小王家两件家用电器铭牌上的主要项目
(1)根据铭牌上提供的信息,可以算出电扇连续正常运转1Oh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
(2)2007年5月3日上午8∶00,小王看了一下家中的电能表,示数如上图所示.然后他们—家外出旅游,其间家中只有电冰箱正常使用.他们于5月4日上午8∶00回家时,电能表示数变为:
【点评】 电扇正常运转消耗的电能需用电扇的额定功率乘以工作时间;由表格的数据可知,电冰箱的耗电是为0.5(kW·h)/24h,它的物理意义是该电冰箱每工作一天(24小时)消耗的电能为0.5kW·h,另外,要知道电能表的表盘上的数字,最后一位是小数。值得注意的是表格中电冰箱的额定功率为干扰因素。
三、文字阅读信息题
这种题目的特点是题目较长(有时可达几百字),它的题干大多以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某个事件、新领域的某个科技知识介绍为背景。同学们见到长题心中易烦躁、发慌,不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静下心来读题,先“粗读”,后“精读”.“粗读”,知道题目叙述概况;“精读”,分析有关文字,从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然后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3 (2007·江西)阅读下面“一分钟幽默”,回答相关问题:
一、《把电留住》
儿子:爸爸,电灯为什么要用两根线?
爸爸:一根来电,一根还要让电回去.
儿子:那把这一根剪断,只让电来,不让它回去,咱家就再也不会停电了.
儿子的设想能成立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交电费》
小苏说水从自来水厂流出来,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我们就该交水费;而生活用电,电从发电厂通过一根电线流过来后又从另一电线流回去了,而且电流又没有减小,所以我们不该交电费.
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信息题
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丰富多彩,有文字、图形、图片、图表等,要在各种情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寻求出内在联系,全面作答,避免挂一漏万。
例4 (2007·淄博市)天然气灶是利用燃烧天然气获得热量的炉具,而电磁炉是新一代消耗电能获得热量的智能炉具。为了比较两种炉具的性能,小杰同学进行了相关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见右表。
天燃气灶 电 磁 炉
热效率 40% 额定电压 220v
天然气热值 8.0×107J/m3 额定功率 2000W
天然气价格 2元/ m3 市电价格 0.5元/kW·h
如果小杰家每天做饭、烧水所需热量为8.0×106J。
⑴ 若这些热量靠天然气灶提供,需要燃烧多少天然气 (热值用q表示)
⑵ 若这些热量靠电磁炉提供时电磁炉正常工作了90min,该电磁炉的热效率是多少
⑶ 通过计算说明使用哪种炉具更省钱?
⑷ 若小杰家的进户线上装有一空气开关,当电流达到20A时,空气开关将自动“跳闸”切断电流。当该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小杰家中还可以接入的用电器最大功率是多少?
题型六 与高中衔接题型
学习初中物理的目的之一是为学习高中物理打好基础,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物理知识中,有一部分与高中物理关联密切,为了选出优秀的考生,在2007年的中考题目中出现了一些与高中物理相衔接的题目,虽然这种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在初中没有具体学习,但是只要综合运用初中的物理知识或方法就能解决,因此这些知识点成了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例1 (2007·贵阳市)在军事演习中水平飞行的飞机投下了一枚炸弹(如图13所示),请用虚线在图中画出该炸弹在空中运动的大致路径。
【点评】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属于高中所学的平抛运动,运用初中惯性的知识和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的特点也可解决。
例2 (2007·苏州市)如图14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_处(选填“P”或“Q”)。
【点评】 磁场中的磁感线不但能表示磁场的方向,还能表示磁场的强弱。磁场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即磁感线方向)一致;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越强。
题型七 估算类题型
估算类试题近几年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估算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的测量、速度、电流和电功率等。另外还涉及一些估算方法类题目,纳米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也成为各地考题的热点。
例1 (2007·江西)图15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大小的了解程度。家庭电扇的额定功率大约在70W;笔记本电脑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60W;电饭锅的额定功率一般在1000W左右。
例2 (2007·大连市)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 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 l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kg~1.0kg之间
C. 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点评】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0.7m左右;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25kg;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60km/h~90km/h之间;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是正确的。
题型八 诗词、谚语类题型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很多以古诗词、谚语等为题干的考题,优美的情景中蕴涵着物理知识,将试卷好象变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给大家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下面总结几道这类试题,供大家赏析。
例1 (2007·重庆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点评】本题以优美的古诗句为载体,考查了同学们对一些常见、且十分熟悉的现象的成因分析,培养了同学们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并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2 (2007·江西)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江西吉安人),在《扬子江》一诗中著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磁针石的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 方,是因为它受到 场的作用.
【点评】本题文理结合考查了同学们对电磁场的理解。
题型九 实际应用开放题型
解答这种题目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是关键。通过解答这类问题,可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考查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1 (2007·潍坊市)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来看,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举例:测量体温时,一般将体温计夹在腋下较长时间再取出读数,这里利用了热平衡.
①:________②:________
例2 (2007·山东)如图16示是电工常用的胶把钢丝钳。请你指出这种工具在设计上、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物理知识的三处地方,并写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 依据的物理知识
举例 剪口 剪口面积小,可增大压强。
1
2
3
题型十 数据分析题型
数据分析题的主要特征是试题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验数据。主要以表格或图表的方式呈现,大多以实验探究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要求学生通过图、表上的数据,提炼出相应的信息解决物理问题。
例1 (2007·潍坊市)实验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4.75 4.25 3.75 3.25 2.75 2.25 2.25 2.25
F浮/N 0 0.50 1.00 1.50
(1)请将后4次实验计算出的浮力填入表格;
(2)依据表中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浮力F浮与深度h关系的图象;
(3)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题型十一 新材料类综合题型
这种题目的特点是以最新的国内、外科技动态,时政要闻,能源与环境等热门话题为载体,考查同学们联想、发散与接受知识的能力,从而引导同学们平时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多涉及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起到一般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
例1 (2007·江西)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如图17所示)有许多地方体现了物理知识与高科技产品的结合。其外观图案为红色的祥云图纹从炬身中部向上升腾,炬身下半部喷涂的高触感橡胶漆,能增大 ___ ,使其握之不易滑落。火炬外壳采用 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显得轻盈高贵。
例2 (2007·江西南昌)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物理学的进步.如图18所示的风力发电站,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该能源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例3 (2007·重庆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化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
B.选用优质电池,不乱扔废旧电池
C.驾车时经常在居民居住区大声鸣笛
D.电视、空调等电器不使用时仍让指示灯亮着处于待机状态
题型十二 实际应用综合题型
物理学是自然学科,也是使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是本学科的一大特点。这类试题大多体现立意命题,通过叙述物理情景并设问,要求同学们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例1 (2007·江西)中考前,由于气温偏高,瑞瑞的妈妈为了让他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特地买了一台冷热两用的空调安装在他的房间.这台空调的说明书中主要数据如表,问:
电源电压 220V
频率 50Hz
额定制冷功率 1320W
额定制热功率 1420W
(1) 空调工作时应选图19中 孔插座.
(2)
(3) 空调正常制冷时电流为多少?连续正常制冷30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kW·h?
(4) 夏天由于空调使用较多,供电系统负荷增大,应如何使用空调有利于节能?(答出一点即可)
【点评】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这种题目的命题材料,在复习备战中考前,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题型十三 学科间综合题型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教学中实施跨学科综合,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只依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跨学科综合”既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够使单科知识得以强化甚至融会贯通。
例1 (2007·贵阳市)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理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点评】以上是与文科相综合的题目,事实上物理学与生物学也有一些交叉点,主要涉及动植物等问题,如动植物如何适应环境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题型十四 社会调查综合题型
这种题型在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外,体现了对学生重视实践,重视过程,重视发散思维,注重和STS结合即重视和现代科技的联系的课标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种促进。
例1 (2007·烟台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逐渐普及,电热壶(如图23)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什么当今家庭使用电热壶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呢 带着这个问题,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进行了家庭调查.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
(1)从理论上计算,小明家用电热壶烧开一壶水需要多长时间(设水的初温为20℃)。与实际有无差别,简要说明原因。
(2)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实际说明使用那种方法烧水更好一些。
(3)电热壶在设计构造中运用了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请你举出两点,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点评】这种题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判断,考查了同学们应用物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应用与社会、生活的理念。
图5
A
B
C
图3
出针口
转轴
弹簧
底座
压柄
A.家庭电扇 B.笔记本电脑 C.台灯 D.电饭锅
图15
图19
图2
图1
图3
图2
图1
图5
图13
图14
图17
图18
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