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历史总复习精品课件题型一 解题技巧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18年历史总复习精品课件题型一 解题技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4 21: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八部分 解题技巧 题型一 图表数据类题型解读典例演示 类型一 历史数据表格题【典例】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快于城镇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类型一 历史数据表格题 【答案】D
【分析】题干要求分析“农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快于城镇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观察上表所提供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上表的标题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的起始时间是“1979”年,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再结合此题考查的是“农村”的变化,可知,“农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快于城镇的主要原因”应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类型一 历史数据表格题
【技巧点拨】先抓住题干中的问题,仔细分析图表数据,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再结合表格的标题并联系相应知识,就能作出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类型二 历史折线、曲线图题【典例】(2017泰安)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的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类型二历史折线、曲线图题【答案】B
【分析】题干中要求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的主要原因。观察曲线图,其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金额。图中曲线起于1980年和1981年之间,结束于1988年和1989年之间。结合图中图例文字可知,进口总额曲线和出口总额曲线都在向上增长。选项A和选项D的内容从时间上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间范围,故排除。选项C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于1978年,且与进出口关系不大,故排除。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从此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引进了外资和先进技术等。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类型二 历史折线、曲线图题【技巧点拨】先弄清楚折线、曲线图中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再结合图中图例文字,分析折线、曲线变化趋向,联系并对照相应知识,就能够分析判断,选出正确选项。 类型三 历史饼、柱、扇状图题【典例】(2016贺州)下图是英国各行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A. 农业的发展
B. 城市化进程
C. 战胜封建主义的进程
D. 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类型三 历史饼、柱、扇状图题【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通过三个饼状图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各行业的就业人数中,农业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在迅速增长。而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体现。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技巧点拨】做此类题目,要做到“一找三比”: “一找”是找主题,从题干、比例图的说明文字中找出考查的主题;“三比”即同时期横向比较、不同时期纵向比较以及一组图表前后之间的比较。根据“一找三比”判断相关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中归纳出某种现象的变化趋势或揭示其发展规律。
类型四 历史资料卡片表题【典例】(2017菏泽)下图为某书的单元目录内容。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
A.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伟大的抗日战争
标题_____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第8课辛亥革命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2课社区历史小调查 类型四 历史资料卡片表题【答案】B
【分析】资料卡片中列出的课题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题目要求选出合适的标题,也就是要求概括出本单元的共同特征。前六课分别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关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充满曲折与艰辛的。综合起来,合适的标题应为: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根据题目要求,或者从资料卡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或者对资料信息进行概括,选出最合适的正确选项。所选择的选项必须要符合资料卡片中的内容。
类型五 历史线索示意图题 【典例】(2016乐山)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处相对应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B
类型五 历史线索示意图题 【分析】题目提供了一个局部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从示意图中的文字可知,考查的朝代位于隋朝和五代十国两宋之间。根据示意图的时间可知,该朝代存在于618年至907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朝代为唐朝。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做到“三看”。一是看图表的标题,标题往往是图表的中心,有重要的提示和导向作用;二是看图表的内容,包括文字和数字,综观数据的起点、终点;三是看图表的图例、注解,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先“三看”,再联系所学知识,选择正确选项。
专题集训 1.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的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B 2. 阅读下表,1955年、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A.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 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专题集训 A 3.阅读下列表格,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推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专题集训 D 4.观察下表,它充分证明了(  )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B. 人民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专题集训 A 5.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关于列强的实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美国、德国的实力发生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 英国、法国的实力发生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 英国、法国的实力发生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 美国、德国的实力发生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专题集训 D 6. 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专题集训 D 7.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一期间国家经济增长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A.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 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专题集训 C 8.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的状况曲线图。表中共出现三次建交高峰,导致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苏联解体
专题集训 B 9. 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现
C. 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
D. 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专题集训 A 10. 阅读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示意图。1929—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D.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
专题集训 C 11.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推动
B. “一五”计划的推行
C.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专题集训 B 12. 分析右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结构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3. 下面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主思想的确立
B. 外来人口的增加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专题集训 B C  专题集训 14.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反映出二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
①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 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C 15.下图信息表明,当时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6. 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专题集训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A B 17. 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18. 下面的宣言指导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专题集训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 七 十 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A C 19.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右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技术革新
C. 殖民扩张     D. 思想解放
专题集训 ▲
第一节告别中古:文艺复兴
第二节向教会权威挑战
第三节17世纪——沉思的世纪
第四节启蒙运动:理性之光B 20.图表比较是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一种方法。某同学学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内容后,制作了如下表格。下表中对比有误之处是(   )
A. 开始时间  B. 重要文献  
C. 领导人   D. 共同性质
专题集训 D 21.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 后起国家对老牌强国的超越
B. 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C. 能源利用及动力、应用技术的革新
D.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专题集训 C 22. 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专题集训 A 23.下图是展示近现代中国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在方框②④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开天辟地、中美建交
B. 转危为安、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焕然一新、港澳回归
D. 洗刷耻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专题集训 C 24. 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用于说明(  )
A. 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B. 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C. 明治维新的过程
D.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5. 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其中“?”处应该填上(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专题集训 B C 26.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图示,写出A、B、C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基本特征。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近代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中国是在外力作用下被动进行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家独立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等。(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两点即可)材料二 当代学者萧功秦把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3)第五阶段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4)第六阶段以哪一事件为起点?请说明理由。这一阶段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因为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