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小升初语文热点题型 |全国通用
修辞
【要点归纳】
一、比喻
【重点】
(一)比喻的概念理解: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www.21-cn-jy.com
(二)比喻的三要素:
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典型例句1.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2.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3.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4.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5.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三)比喻的种类:
1.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2.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今夏的女生是红桃绿柳,灿烂夺目,点缀了校园,可爱非凡。”“希望是栖息在人类灵魂中的一种会飞翔的东西。”
3.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难点】
比喻句和类似句式的区别方法:
1.缩句找特征。
如果是长句,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这样判断就容易了,如“接着,从船底喷出强大的气流,气垫船就离开了水面,象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驰。”可缩成:“气垫船象箭一样飞驰”,它的本体、喻体、喻词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换词法。
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老师是园丁”把是换成像“老师像园丁”,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战士。”换成“他像战士。”句意变了,不是比喻句。21*cnjy*com
3.去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去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猫的眼睛好像蓝宝石。”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们好像见过面。”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4.加词法。有的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加上喻词来辨析它。如“弯弯心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二、比拟
【重点】概念与种类
(一)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版权所有:21教育】
(二)种类:拟人、拟物。例如:
1.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
2.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
3.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4.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5.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拟物)
【难点】
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
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排比
【重点】
排比的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例如: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难点】
排比的形式:
1. 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2.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四、夸张
【重点】夸张的特点:
(一)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夸张的作用: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难点】夸张的形式:
1.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重点】
(一)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www-2-1-cnjy-com
(二)对偶的作用: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难点】对偶的形式: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1)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2)句子对偶。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问
【重点】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难点】反问的形式:
1.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又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2.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又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热点题型】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例1 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_____________
【答案】设问
【解析】句子中含有问号的,我们下意识的就要想到是反问或设问,在看题目自问自答,并且问号在中间,所以是设问。【来源:21cnj*y.co*m】
【点拨】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控能力,特别是各个修辞手法的特点,根据题目的特点来判定是什么修辞手法。
例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_____________
【答案】对偶
【解析】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完全符合对偶的特点。
【点拨】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掌握对偶的特点。
例3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_____________
【答案】夸张
【解析】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题目说这个楼高百尺,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所以是夸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拨】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掌握夸张的特点。切记夸张不能浮夸。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_____________
【答案】反问
【解析】自问自答,末尾打问号。所以是反问。
【点拨】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掌握反问的特点。反问与设问的根本区别在于反问?在句尾,设问?在句中。
例5 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
【解析】“探出头”将鲜嫩的笋拟人化了。
【点拨】考查学生对拟人的特点的掌握情况,拟人和比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拟人是将物拟人化或将人拟物化。【出处:21教育名师】
例6 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
【解析】将麦穗比喻成跳动的音符。
【点拨】考查学生对比喻是否掌握。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1·cn·jy·com
例7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_____________
【答案】排比
【解析】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点拨】考查学生排比的特点,排比的特点是很好认出来的,只要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短语或句子组成的句子就是排比。
【易错诊断】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方法。用是与否回答。
例1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_____________
【错解】 是,比喻
【错误辨析】认为带有“像” 字的就是比喻。
【正确答案】 否,同类比较
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_____________
【错解】 是,排比
【错误辨析】认为带有顿号,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就是排比
【正确答案】 否,反问
例3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_____________
【错解】 是,比喻
【错误辨析】认为带有“像” 字的就是比喻。
【正确答案】否,表示列举
【趁热打铁】
填空欢乐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4.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 )
5.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 )
6.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7.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
8.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
9.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
10.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 )
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 )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 )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
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 )
选择超市(选出下列句子运用正确的修辞方法)
1.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 )
A 拟人 B比喻 C夸张 D设问
2.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A 拟人 B比喻 C夸张 D设问
3.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
A 拟人 B反问 C夸张 D设问
4.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 )
A 反问 B比喻 C夸张 D设问
5.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
A 借代 B比喻 C夸张 D反问
6.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 )
A 比喻 B拟人 C 排比 D夸张
7.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 )
A夸张 B比喻 C排比 D拟人
8.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
A 夸张 B设问 C拟人 D排比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A 拟人 B比喻 C夸张 D设问
10.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
A 拟人 B比喻 C夸张 D设问
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8.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9.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10.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21教育网
1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1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21·世纪*教育网
13.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21*cnjy*com
14.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16.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17.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
18.鲜花盛开。 (用拟人手法)
四、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趁热打铁】
答案及解析
填空欢乐谷【答案】1.比喻、2.拟人、3.夸张、4.设问、5.反问、6.比喻;排比、7.比喻、8.反问、9.排比、10.拟人21cnjy.com
【解析】1.考查学生比喻的特点。将山比喻成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
2.考查学生拟人的特点。将长满树木的山岭拟人化。3.考查学生夸张的特点。手能摘到星星。4.考查学生设问的特点。问号在句中,自问自答。
5.考查学生反问的特点。问号在句尾。6.考查学生比喻的特点。将漓江的水比喻成无暇的翡翠。句中由三句话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组成。
7.考查学生比喻的特点。将水珠比喻成宝石。8.考查学生反问的特点。问号在句尾。9.考查学生排比的特点。句中由三句话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组成。
10.考查学生拟人的特点。将蒲公英拟人成娃娃。
11.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山风拟人化在梳理头发。
12.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葛洲坝比喻成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
1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老松树拟人化会流泪。
14.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问号在句中,自问自答。
15.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他们比喻成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16.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这是排比。将注资拟人化。
17.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三万里河、五千仞岳”夸张。
18.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千尺深的桃花潭水都赶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感,夸张。
19.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问号在句尾。
20.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句中由三句话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组成。2·1·c·n·j·y
二、选择超市【答案】1.B 2.C 3.D 4.A 5.B 6.B7. D8. C9. C10.B
【解析】1.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芦苇比喻成绿色的轻云。
2.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适当的将吼进行了夸张。
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问号在句中,自问自答。
4.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问号在句尾。
5.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河比喻成玻璃的带子。
6.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将芦苇拟人化。
7.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将扫帚拟人化。
8.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红旗飘飘把手招”将红旗拟人化。
9.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飞流”夸张成“银河落九天”
10.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将水帘比喻成锦鳞。
三、【答案】1.像一条玉带。2.天空中的明月像个大圆盘。3.窗外,风吹翠竹,翠竹唱起了歌。4.河水快乐地唱着歌儿。5.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样。
6.商量着什么。7.考场上静得连绣花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8.高粱弯下了腰。9.老师像园丁一样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10.鸟儿在树枝上高兴地跳来跳去。11.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12.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13.树叶绿得要流出汁来。
14.他在我的心目中如同一座丰碑。 15.这里是鸟的天堂。
16.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动。 17.沉甸甸的稻子弯下了腰。
18.鲜花高兴地绽开了笑脸。
【解析】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比喻: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夸张: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四、【答案】1.用无瑕的翡翠比喻漓江的绿水。 2.用火炬比喻老师。
3.用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缝纫鸟的窝。 4.用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比喻一对对玉兰花灯柱。 5.用火焰比喻鲜红的队旗。 6.用雪末比喻玉屑。
【解析】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