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修——修长
形——体形
貌——容貌
衣——衣服
冠——帽子
镜——镜子
妻——妻子
自——自己单音节词→双音节词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吕氏春秋》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黑质而白章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开张圣听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词义的变化
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4、词义的色彩古义:
长江古义:
黄河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江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河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禹贡》以河为境。
《韩非子·有度》江河今义:
一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古义:
兽皮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兽皮皮-带毛的革-去毛的人皮肤皮上古-中古
指颧骨
部分今义:
面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脸古义:
专指坐着打
瞌睡后起意义:
既指打瞌睡,更指躺下睡觉《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
段玉裁注:“目垂者,目睑垂而下,坐则尔。”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史记·苏秦列传》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注:中古以后,睡=寐 睡=寝情态不同-寝、卧、睡…躺在床上,
不一定睡着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公羊传·僖公二年》引几而睡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孟子·公孙丑下》坐着打瞌睡将吏被介胄而睡。 《治安策》闭上眼睛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眠。
《庄子·德充符》睡着卧寝睡眠寐 今古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词义扩大古 义:
金 属 后起意义:
黄 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其味甘,其臭香。
《礼记·月令》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后起意义:
不好的气味
读chòu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礼记·大学》臭古义:
脸色、女色、种类 后起意义:
颜 色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史记·滑稽列传》色 古义:
护城河、池塘今义:
池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池古义:
飞禽走兽的总称后起意义:
专指鸟类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禽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缩小 古今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上古义:
成年男子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丈夫古义:
热水后起意义:
菜汤、
米汤赴汤蹈火 扬汤止沸汤后起意义:
鼻 涕 古义:
眼 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涕泗滂沱。 《诗经·陈风·泽陂》涕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上古义:
带汁的
肉食中古以后:
汤类的
食品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王建《新嫁娘词》羹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古义:
祭祀用作祭品
的猪牛羊等今义:
为了某种目的
而舍去自己的
生命或权利牺牲古义:
害良为贼。
《荀子·修身》
后起意义:
小偷
偷窃古义: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 后起意义:
强 盗 贼?盗?穆公之怨此三人入
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子为父死亡所恨。
《汉书·苏武传》古义 今义
怨恨 心有不平
遗憾 仇恨古:怨>恨
今:怨<恨怨?恨?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词义转移今古古义:
得力助手
(褒义词)后起意义:
比喻坏人
的帮凶
(贬义词)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汉书·陈汤传》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李广传》爪牙古义:
地位低,
见识短浅
(中性词) 后起意义:
品德低下
(贬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卑鄙下流多谤议。 《报任安书》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报孙会宗书》古义:
地位或处境
低下的人
(中性词)今义:
品质卑鄙
(贬义词)下流古义:
迎接
(中性词) 后起意义:
奉承、拍马屁
(贬义词)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王勃 《滕王阁序》 逢迎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古义:
背后议论
或批评别
人的短处
(中性词)今义:
毁谤
(贬义词)谤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要么由“褒”变“贬”,要么由“中性词”变“褒义词” 或“贬义词”。 感彩发生变化课后练习
明确下列几组同义词的辨析
妇 女 疾 病
死 亡 完 备
寻 觅 恭 敬
府 库 耻 辱
饥 饿 畏 惧演变现象归纳词语的词形变化
词语的消长变化
词语的替换变化
词语的引申变化
同义词辨析范围不同-妇、女女:
女性妇:
已婚女性听妇前致辞,三男邺
城戍。 《石壕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论积贮疏》范围不同-死、亡逃亡。
丢失。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时日盍丧?予及汝偕亡。
《孟子·梁惠王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颜渊》亡反义词不同:死 — 生 亡 — 存死:
死亡。对象不同-夫人… 死亡… 天子
诸侯
大夫
士
百姓 后
夫人
孺人
妇人
妻 崩
薨
卒
不禄
死妻子的称谓死亡的称谓不同的人对象不同-寻、觅寻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聊斋志异·促织》觅把剑觅徐君。
杜甫《别房太尉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找物找人对象不同-府、库 府
藏财物
或文书
的地方 库
藏兵甲
战车的
地方金粟两生,仓府两
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库,兵车藏也。
《说文解字》程度不同-饥、饿饥一般的饿,
想吃东西。饿严重的饿,受
到死亡的威胁。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论贵粟疏》 见灵辄饿,问
其病,曰: “不食
三日矣。”
《左传·宣公二年》程度不同-疾、病 轻 病疾曾子寝疾。
《礼记·檀弓上》病 重 病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传·成公二年》
子疾病。 《论语·子罕》侧重点不同-完、备完侧重事物的整体性,
即完整无缺、完好无损。备侧重数量的全面性,
即齐全、完备。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侧重点不同-恭、敬恭敬侧重外貌侧重内心 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宾客主恭,
祭祀主敬。
《礼记·少仪》感彩不同-征、伐、侵…攻征伐侵袭褒义词。公开的。
上攻下,有道攻无道中性词。公开的。
正式的,有钟鼓,
有“理由”贬义词。秘密的。
不宣而战,无钟鼓贬义词。更秘密的中性词。
军事进攻的总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左传·僖公四年》蔡溃,遂伐楚。
( 同上)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同上)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战国策·赵策》感彩不同-杀、戮 …杀戮弑诛中性词。
一般的杀死。贬义词。
下杀上。
谴责杀人者。褒义词。
杀死有罪者,
褒奖杀人者。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左传·宣公二年》诛纣,断其首。
《荀子·正论》语法功能不同-耻、辱 多表示
意动关系 多表示
使动关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行莫丑于辱先。
《报任安书》我见相如,必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辱耻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论语·子路》语法功能不同-畏、惧畏惧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多用作及物动词,带宾语。多用作不及物
动词,不带宾
语;带宾语则
表示使动关系不畏强暴。 《商君书·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