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2.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3.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
2.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验事实以及实验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3.知道某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介绍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真知的得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得到纠正与修正。
2.通过相关理论的实验验证,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了解电子衍射实验,使学生了解创造条件来进行有关物理实验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 性,又具有 性。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性。
2.光子的能量公式
光子的动量公式
(二)自主学习
1、光的波粒二象性
自学并归纳:
我们所学的大量事实说明:光是一种 ,同时也是一种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粒子的波动性
思考:同样作为物质的实物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是否也具有波动性呢?
阅读课本“粒子的波动性”,完成下列问题
法国科学家 考虑到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1)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之为 ,也叫 。
(2)物质波波长
=
各物理量的意义:
为 ,h为 ,p为 。
(三)合作探究
思考:当时某一观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不被人们所接受,历史上类似的事例我们还知道那些?
4.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阅读课本,为什么德布罗意波观点很难通过实验验证?又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使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得到了验证?
宏观物体的波长比微观粒子的波长 ,这在生活中很难找到能发生衍射的障碍物,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它有 .作为微观粒子的电子,其德布罗意波波长为10-10m数量级,找与之相匹配的障碍物也非易事.
(四)典型例题:
某电视显像管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是4.0×107m/s;质量为10g的一颗子弹的运动速度是200m/s.分别计算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
(五)跟踪练习
1.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容易看到
B.频率越高的光,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的光波动性越显著
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若让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时,他们将严格按照相同的轨道和方向做有规则的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波属于机械波
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
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
(六)课末小结
本节内容:
本节的科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课后作业:课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