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一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二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背起花鼓去讨饭。材料一,农民劳动不积极;材料二,靠救济生存;
原因 农村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民越过越穷。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改革前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
总结其原因。“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改革前改革后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35000斤 132300斤230斤 800斤32元 200元 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有什么成效呢? 由安徽开始,很快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有什么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水果生产基地绿色蔬菜基地花卉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养殖基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有什么启示? 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材料一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二 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请结合材料,说一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扩大
企业自主权。 按劳分配
为主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活力增强改革前改革后 单一
公有制政企
不分 大锅饭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前,海尔集团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典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意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市场有发言权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前提内容目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18-9-29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的巨大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是什么?和你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如何坚实的走下去?【拓展延伸】 走过四十年的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跨越。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站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让我们不负习总书记的厚望,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努力学习吧!
师生:齐颂《少年中国说》结束。【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