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25 11: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青冈一中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由于社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却颠扑不灭。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21教育网
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他的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让中国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文脉到他,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21*cnjy*com
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真假的区分在何处?生死的界线在哪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这就使他从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
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问题。
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节选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1.下列关于先秦“文脉”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老子和孔子在文章风格上不同,在思想上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他们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着不同的特殊贡献。
B.纵观中国文脉,虽然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自孔子开始,它所形成的那种朴实的正气的基调却颠扑不灭。
C.孟子让中国语文,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其文辞,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给中国文脉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D.在文脉上,先秦诸子谁应领先,虽然排列有点难,但作者认为“老庄”超过了“孔孟”,而文学冠军当属庄子。 21·cn·jy·com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于文,功劳赫赫:他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成为永久的楷模。
B.在文学上,孔子有太多的理由站在老子之前,但老子言少义深,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从而另辟奇境,别创独例。
C.在人生格调上,孔子保持着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与此不同的是,孟子在这方面有缺点,他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
D.庄子在文学上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他以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嘲讽人生,问出一串串幼稚的问题。
B.老子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而庄子完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他是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C.孔子虽然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但是也是他使中国语文陷入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
D.庄子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庄子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但是庄子对孟子的浩荡语气投之以怀疑,甚至对孟子的人生都很怀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天与一年
侯发山
正月初六一大早,土豆和槐花便悄悄起床了,待一切收拾停当,天还不是十分的透亮,看了看熟睡中的女儿甜甜,槐花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叫醒给她说一声?”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槐花见状,不舍地看了甜甜一眼,转身跟了出去。21*教*育*名*师
等走出院门,槐花看着土豆的后背,一边走一边说:“甜甜都六岁了,懂事了,咋着也得给她说一声。”
“她哭死哭活,走得了?”土豆头也没回,没好气地说。
槐花不吭声了。也是,每年他们出门,甜甜都要死死缠着槐花的腿,哭得稀里哗啦。
土豆说:“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再回来。”
槐花还是不吭声。
土豆说:“一年时间太短……一来一回光车票就得三千多,如果不回来,省下车票不说,还能多挣几百。”
土豆说得倒是实情,他们村里的福全,三年都没回来了。跟家里人联系,都是通过电话。去年福全的手机上了网,通过村长的微信给老爹老娘拜了年呢。村长说,当时老两口都激动得哭了。www-2-1-cnjy-com
土豆和槐花走到村口,三轮车还没来。土豆随口问槐花:“东西都带齐了没?身份证也带了吗?”
槐花闻听,摸了摸口袋,说了声 “糟了,身份证没带”,然后撒腿往家跑。
“回来!”土豆叫道。
槐花停下脚步,扭头看了看土豆。
“你瞧着行李。”土豆说罢,像头受惊的骡子,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
土豆跑到家,已是汗水淋漓,呼吸不匀。这时,老娘已经起床了,正在刷洗碗筷。老娘问道:“咋又回来了?”“身份证忘带了。”土豆说着,便翻箱子倒柜子地找开了。怕惊醒甜甜,也是消没声息的。【21cnj*y.co*m】
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找到。土豆给槐花打手机,让她赶快滚回来。
槐花回到家,直奔床头的箱子。
土豆瞪了槐花一眼:“我都翻几遍了,影儿也没有。”
“我记得回来就放那里了。”槐花小声说着,把手伸了回来,却又没地方放,一会儿拉衣袖,一会儿拽拽围巾。
这时候,甜甜已经醒了,躺在被窝里瞪大眼睛,眼珠子滚过来滚过去。
看到甜甜安静的样子,土豆想起什么似的,问甜甜:“身份证是不是你拿了?”他记得年三十回来那天收拾身份证的时候,甜甜曾经问过他,问身份证是干啥用的,他说没有身份证就不能坐车,不能出门。
槐花忙过去把甜甜的被角掖了掖,抚摸着她的头发:“乖,好孩子不能说瞎话,是不是你拿了?”
甜甜不吭声。
土豆瞪着甜甜,恶声恶气地说:“是不是你拿了?”
甜甜哇地哭了。
“有话不会好好说?瞧你那样子,跟个门神似的,就不怕吓着孩子?!”老娘赶过来数落土豆。
“好女儿,不哭啊,不哭啊。”槐花哄着甜甜。
“我们不打工,你吃啥喝啥啊?你不穿花衣裳啦?你不吃火腿肠啦?”土豆的声音明显低下来。
“我不穿花衣裳,我不吃火腿肠……我不想让你们打工。”甜甜哭得更厉害了。
显然,甜甜把身份证藏起来了。
老娘也过来劝甜甜:“甜甜,你不是想上学吗?你爸你妈不出去打工,你就上不了学,你就背不上新书包……”
嗨,你别说,奶奶的话就是管用,甜甜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哽咽着说:“妈妈,你们啥时候回来?”
“两……一年时间。乖,听话。”槐花看了土豆一眼,边说边给甜甜擦眼泪。
“一年时间有多长啊?”土豆盯着槐花的脸,好像那上面有好看的花似的。
“不长……你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就这么长,多快?”土豆一边说一边掰着自己的手指比划。www.21-cn-jy.com
甜甜看了槐花一眼。槐花点了点头。甜甜这才从枕头下摸出两张身份证。
等到土豆和槐花风风火火地坐三轮到镇上,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赶到火车站,不料想,外出的人太多,接连几天的票都没有了。
真是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两个人只好失望而归。晚上八点回到家,甜甜见到他们,跑步迎上前去:“爸爸,妈妈,不是说一年吗?咋现在才回来?我都数了好几年了……”
话没说完,甜甜眼里的泪已经流了出来。
(选自《天池》2016年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槐花想叫醒甜甜,但是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土豆是担心甜甜醒来哭闹,耽误了他们的行程。
B.“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再回来。”听到土豆这句话,槐花没有吭声,说明槐花是反对这个主张的。
C.“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形象地说明土豆急切的心情,希望赶紧回家找到身份证。21-cnjy*com
D.甜甜藏起了父母的身份证,反映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5.文中插叙福全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分)
6.本文的题目“一天与一年”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所谓地震烈度,反映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受破坏的程度,包括建筑物损毁、自 然景观变化等。我国地震烈度分为 12 个等级,等级越高破坏越重。其中 6 度及以上,建筑物将有被 破坏现象。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烈度值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值会越小。
地震烈度调查与评定是地震事件应对与处置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是为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提供 依据;二是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奠定基础;三是为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二
地震烈度
涉及地区
涉及面积
9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漳扎镇
139 平方千米
8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漳扎镇、大录乡、黑河乡、陵江乡、马 78 平方千米
778 平方千米
7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若尔盖县、松潘县,绵阳市平武县
3372 平方千米
6 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若尔盖县、松潘县、红原县,绵阳市平武县;甘肃省 陇南市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部县
14006 平方千米
材料三
根据大量现场调查数据、仪器观测,以及对本地区历次地震震害相关研究的归纳本次九寨沟地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2·1·c·n·j·y
一是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 7.0 级;震源偏深,有 20 千米;地震影响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 部分地区。但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因而本次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都远低于青海玉树 7.1 级、四川芦山 7.0 级、云南鲁甸 6.5 级地震。 【21教育名师】
二是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 8 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 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后的新建建筑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四川省地震、住建等有关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从建筑设计、工匠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在这次地震中充分显现了成效。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
三是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政府在科学审慎地制定自然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方案。
四是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增加了救援和人员转移安置难度。
材料四
地震不仁,九寨沟火花海和诺日朗瀑布,都是“造化钟神秀”,孕育不止几千年(诺日朗瀑布形成时间至少数万年),而今却近乎被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惋惜。去过这两个景点的人或许会“痛 其失”,而没去过的人则普遍遗憾还没去过,毕竟今后这两个景点能否恢复如初,还很难说。网上 很多人讨论该不该对震后受损景点进行人工修复。就目前看,学界专家倾向于以自然修复为主:九 寨沟景色形成于自然地理演化过程中,有些决口或漏点固然可以进行人工修补,道路系统、旅游接待系统等也可适度修复,但生态恢复则要看“天”。受损景区恢复,没法“一键修复”、一蹴而就, 还得尊重自然规律。无论是当地政府、景区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对此都应有起码的预估。在九寨 沟景区对外开放摁下“暂停键”之后,要有供其自然修复的时间。九寨沟是旅游胜地,当地财政收入也形成了“旅游依赖”。景区进入恢复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被切断,有些民众生 活也面临“断炊”风险。饶是如此,景区修复也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当地政府、景区管理方也得抑制住“靠景吃景”的冲动,有些该“慢慢来"的急不得,对于什么时候能恢复开放,要眼光长远、作长远打算,其规划也要和重建及生态恢复的进度统筹考虑。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地震烈度能够反映地震发生地建筑物的损毁、自然景观变化的严重程度,破坏越严重,地震烈度值越大。
虽然四川九寨沟地震为 7.0 级地震,但并不是受灾地区都是 7.0 级,九寨沟县漳扎镇地震烈度达到了 9 度。
对九寨沟地震烈度的调查与评定能为其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并且能为四川省的地震防范提供帮助。
D.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因为离震中相对较远,所以地震烈度值相对较低。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此次地震,诺日朗瀑布、火花海景点几乎完全被毁,令人痛惜,之前没有去过九寨沟的人将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美景。
B. 九寨沟所处地属于高山峡谷区,所以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这给灾后救助工作 带来了不少困难。
C.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九寨沟景区及周围城镇建筑物都采用框架结构,所以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
D.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近期九寨沟景区很难对外开放,当地财政会将受到影响。
E.此次地震虽然影响范围较大,但因所处区域村寨稀疏,人口密度较低,所以造成的破坏与之前的几次同级别地震相比并不大。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做好景区的灾后重建工作。(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通古,宇乐之,易州易县人。辽天庆二年进士第,补枢密院今史。丁父忧,起复,恳辞不获,因遁去,屏居兴平。太祖定燕京,割以与宋。宋人就收人望,召通古。通古辞谢,隐居易州太宁山下。2-1-c-n-j-y
宗望复燕京,侍中刘彦宗与通古素善,知其才,召为祖密院主奏。除中京副留守,为诏谕江南使,宋主欲南面,使通古北面。通古曰:“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子以河南、陕西赐之宋,宋约奉表称区,使者不可以北面,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诏。”遂索马铁北归。宋主遽命设东西位,使者东面。宋主西面,受诏拜起皆如仪。使还,闻宋已置戍河南,谓送伴韩肖胄曰:“天子裂壤地益南国,南国当思图报大恩。今辄置守戍,自取嫌疑,若兴师问罪,将何以为辞?江左且不可保,况齐乎?”肖胄惶恐曰:“敬闻命矣。”
未几,诏宗弼复取河南,通古请先行至汴谕之,比至汴,宋人已去矣。或谓通古曰:“宋人先退,诈也,今闻将自许、宿来袭我。”通古曰:“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乃使人觇之,宋人果溃去。宗弼抚髀笑曰:“谁谓书生不能晓兵事哉?”
河南座孙进诈称“皇弟按察大王”谋作乱。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思就汴京鞫治通古执其咎,极力辩止。及孙进引服,盖假托名称,将以惑众,规取财物耳,实无其人也。特思奏状,海陵即之曰:“特思且将缴福于胙王。”熙宗益以海陵为信,遂杀胙王,并特思杀之。行台诸人乃责通古曰:“为君所误,今坐死矣。”通古曰:“以正获罪死,贤于生。”
正隆元年,以司徒致仕,进封曹王。是年,薨,年六十九。
(节选自《金史·张通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
B.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
C.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
D.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恩就汴京鞫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父忧,指遭受父亲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亲去世需要离职守丧,又叫“丁外艰”。
B.南面,指坐北朝南之位,古代一般地位较低者面向南坐,而地位较高者面向北坐。
C.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退休。不同朝代对致仕官员的年龄有不同规定,也称“休致”。
D.薨,指诸候的死,古人对“死”有不同称谓,如帝王之死称“崩”,士大夫之死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通古素有才,屡受任用。太祖把燕京割让给宋朝后,宋朝因为通古的声望召见他;宗望收复燕京后,侍中刘彦宗知道他的才能,让他担任枢密院主奏。【21·世纪·教育·网】
B.张通古不卑不亢,维护尊严。他任诏谕江南使时,宋朝皇帝违反了接见使者的礼仪,张通古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宋朝皇帝的要求。维护了尊严。
C.张通古虽是文臣,却通晓军事,宗粥准备攻取河南时,他请求先行,但到达汴京时宋军已经离去,有人认为其中有诈,但他准确判定宋军撤退。
D.张通古不惧强权,秉公持正。孙进图谋作乱,海陵王想借此诬陷以除掉胙王常胜,但张通古查明了真相却未能改变结果,最终熙宗杀了胙王和特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辄置守戍,自取嫌疑,若兴师问罪,将何以为辞?(5分)
(2)通古曰:“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蓦山溪
张中孚①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21·世纪*教育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色②,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③
【注】①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②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③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长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词抒怀,“须信”二字,表示前人说的话深得其心。
B. 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作者对壮岁的回忆。
C.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通过写终南山未改旧时的青色,写出了家乡的生机勃勃。
D. 下片写识途老马,见眼前景况而不安嘶鸣,直接写出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
E. “听楚语,厌蛮歌”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辗转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
15. 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2)杜甫《登高》中“ , ”的诗句描绘了雄阔而又萧条的长江秋景。
(3)《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新时代,我们的态度更加鲜明,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②如果没有青奥会,我们不一定能发现这么多专业水平高的青年运动员,他们是中国体育的明日黄花。
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④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⑤陈路在围棋上苦心孤诣多年,曾取得全国业余围棋大赛冠军;现在他将主要精力投到围棋教学上,希望让更多的优秀棋手走向世界。【21教育】
⑥本来可能成为一部看见时代的喧嚣、并记录下这个喧嚣时代的经典,最终却因为创作者的短视,落在了浅尝辄止的道路上,这不大还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下列是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B.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拔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C.近来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
20.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屈原的一组是( )(3分)
①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②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③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世纪教育网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防止“情绪污染”,①___________,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②___________,加速老化。其次,③____________。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2.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近期有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高中生活关键词”有: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
以上材料中哪两个关键词最能概括你的高中生活?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1. D 2. C 3. B 4.B “说明槐花是反对这个主张的”于文无据。
5.插入福全的故事说明的确有农民工不回家过年的情况,照应了前文土豆说的话(2分);使情节更加全面,引出空巢老人的问题,突出说明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并不是个别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3分)。
6.运用对比手法,在小甜甜看来,没有爸爸妈妈的日子,一天比一年还要漫长,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2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呼应文章结尾小甜甜的话。(2分)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的深思。(2分)
7.C 8.BD 9.景区:生态恢复要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修复为主,有些决口或漏点可以进行人工修补,道路系统、旅游接待系统等也可适度修复。(2 分)(2)政府:景区恢复时期,有蚱民众 收人会减少,政府要为民众寻找“出路";不可急着恢复开放景区,要有长远眼光,统筹考虑规划 和重建及生态恢复的进度。(2 分)
10.C (原文标点: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思就汴京鞫治。)
11.B(一般地位较低者面向北坐,地位较高者面向南坐)
12.D(“但张通古查明了真相却未能改变结果”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通古抓住其中的谬误,极力辩论制止。到孙进服罪,才知他是假托名称,以此来迷惑众人)
13.(1)现在就布置驻防,自取嫌疑.如果我朝兴师何罪,到时候你们用什么理由来辩解呢? (得分点:置、若、何以各1分,大意2分)
(2)通古说:“南人公开说要来,正是用作逃跑的幌子而已。”(得分点:宜言、所以、走各1分,大意2 分)参考译文:
张通古,字乐之,易州易县人。辽国天庆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枢密院令史。遭遇父亲丧事解职,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张通古恳切推辞而没有获准,因此悄悄地离去,隐居在兴平。太祖平定了燕京,把它割让给宋朝。宋人想收取有声望的人,召见通古。通古推辞谢绝,隐居在易州太宁山下。
宗望收复燕京,侍中刘彦宗和通古向来友好,知道他的才能,召他担任枢密院主奏。朝廷任命他为中京制留守,任诏谕江南使,宋朝皇帝想要面向南方接见,让通古面向北。通古说:“大国的卿大夫相当于小国的君主。天子把河南、陕西赏赐给了宋,宋约定上奏章自称为臣,使者不可以面向北方。如果想要贬低使者。使者就不敢传达金帝的诏书。”于是索取马匹想要返回北方。宋朝皇帝急忙下令设立向东向西的位置,使者面向东,宋朝皇帝面向西,接受诏书下拜起立都按照礼仪。使者返回时,听说宋国已在河南布置守军。就对宋国派来送他的韩肖胄说:“天子分割土地以扩充南国,南国应当考虑怎样报答大恩。现在就布置驻防,自取嫌疑,如果我朝兴师问罪,到时候你们用什么理由来辩解呢? 江左尚且不能保全。何况齐地呢?”肖胄惶恐地说:“敬听尊命。”
不久,皇帝诏令宗弼重新攻取河南,通古请求先行到汴京晓谕宋国。等他到达汴京时,宋军已经离去了。有人对通古说:“宋人先撤退,是骗局。现在听说将从许、宿两地来袭击我军。”通古说:“南人公开说要来,正是用作逃跑的幌子而已。”于是派人去观察,宋军果真溃退而去。宗弼拍腿笑着说:“谁说书生不能通晓兵事啊!”
河南有个士兵孙进假称“皇弟按察大王”图谋作乱。当时海陵王任丞相,心怀非分的意图,想要除掉熙宗的弟弟胙王常胜,借着孙进宣称皇弟大王,于是便指名为胙王来诬告陷害他。熙宗信以为真而不怀疑,派遣护卫特思到汴京审问治罪。通古抓住其中的谬误,极力辩论制止。到孙进服罪,才知他是假托名称,以此来迷惑众人,谋取财物罢了,事实上并无所谓的“皇弟大王”。特思上奏了这种情况,海陵王诬陷他说:“特思想要向胙王求福。”照宗更认为海陵王的话是真实的,于是杀死了胙王,同时把特思也杀了。行台诸位官员于是责备通古说:“我们受了你的害,现在要获死罪了。”通古说:“以正义获罪而死,比活着好。”
正隆元年,张通古以司徒之位退休,进封为曹王。这一年,张通古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14.CD 15. 词的上片 喜:对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追忆;忧:漂泊江湖,流落他乡的落魄;词的下片 喜:重回故里的欣喜;忧:物是人非的伤感。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C项,“家乡仍然充满生机”说法错误,应该是写出家乡的物是人非。D项,“直接写出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赏析错误,应是间接写出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故选CD
1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题目要求分析词抒发的喜忧参半的情感,赏析诗歌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词上片中“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抒发的情感是喜,“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抒发的情感是忧。下片中“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抒发的情感是喜,“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抒发的情感是忧。答题时,结合这些句子具体内容,指出抒发了什么样的喜/忧之情。
16.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7.D 18.B 19.A 20.B 21.①首先要保持良好心情②使人抑郁寡欢③要善于克制与忍让(每点2分,共6分)21cnjy.com
22. 作文:【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作文的任务非常明确——以上材料中哪两个关键词最能概括你的高中生活?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本题所给的材料精心选择的中学生较为关注的几个“高中生活关键词”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命题要求“以上材料中哪两个关键词最能概括你的高中生活”,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关键词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1)选择两个关键词来呈现概括自己的高中生活。组合理解、转变;理解、独立;超越、转变;敬畏、独立;平衡、超越;(2)概括你的高中生活。文章是写自己的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自己认为高中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呈现自己高中生活的状态,或者说呈现自己高中生活中所体现的品质。出题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呈现一个自己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或生活状态。写作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高中生活是什么?二是高中生活教会了自己什么?从高中生活是什么角度:比如选择“理解、转变”,转变自己的处世态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或者理解,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发生转变。 选择“超越、转变”,超越自我,成就梦想;转变观念,实现自我超越。从高中生活教会了自己什么角度,选择“理解、转变”,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理解,转变人际关系。选择“超越、独立”,生活中要独立,不断超越自己,迎来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敬畏、理解”,生活中,要懂得敬畏、理解;敬畏、理解造就别样人生;等等。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