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本领大》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分析的方法,了解有关导体和绝缘体;能做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验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验与人合作成功的喜悦;愿意用证据验证假设。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准备】
铁丝、铜丝、牙签、塑料尺、硬纸片、铅笔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观察一些电器维修工具。
问:为什么这些工具的“把”用木头、塑料、橡胶来做呢?
2、前几节课我们在联接电路时,将导线两端的塑料皮剥掉,为什么这样做?
到底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二、探究哪些物体容易导电。
(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老师先组装一个简单电路。问:开关的铡刀起什么作用?去掉它会怎么样呢?
要是小灯泡再次亮起来应该怎么办?是否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铡刀连通电路呢?
A 猜想:观察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手头上所备材料,哪些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并记入实验表格“猜想”一列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猜想21世纪教育网
B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怎样验证它们是否导电。
学生讨论并汇报自己的试验方案。师生共同对实验方案作补充。
(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注意事项及建议:
1、螺丝要拧紧,接线要牢靠。
2、小组内要做好分工;边做实验边记录在“验证”—栏中。将能使小灯泡亮的物品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将不能使小灯泡亮的物体放在另一个小盒子里。
3、除了老师指定的材料,有时间你们还可以拿身边的材料做一做实验。
4、同一种材料可以多做几遍减少失误。
(三)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引导学生分类并总结。
可以分成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和不可以便小灯泡亮起来的两类。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亮的是绝缘体。21教育网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导体和绝缘体?
演示实验1:
在电路中连入一个较大的电阻,这时小灯泡不亮,然后增加电池节数,小灯泡又亮了。
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有关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板书:导体、绝缘件的名称、定义)
对照实验结果说说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老师介绍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强调我们的身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干木头是绝缘体,湿木头是导体。21cnjy.com
三、结合所学,解决问题。
问题1:回顾本课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螺丝刀、钳子的“把”用绝缘体做,而“杆”却用铁来做呢?
问题2:导体、绝缘体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说说你所熟悉的电器哪些部分用到了导体哪些部分用到绝缘体?它们在电器中都起到什么作用?
讨论:导体与绝缘体哪个本领大?
四、拓展活动。
演示实验2:
在一个简单电路中加装一个二极管,展示半导体的特性。
五、总结本课内容。
附:实验记录表
材料名称
猜想
验证
导电
不导电
导电
不导电
1、铜片
2、铝片
3、铅笔芯
4、塑料片
5、牙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