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熄灭 皮屑 筹备 挖掘 轨道 储蓄
二、改正下列画线的错字。
晋通 艰持 幸勤 优虑
区配 塔配 族游 朴倒
三、照样子,写一写。
例:色 颜色(绝)绝对
夸 ( ) 角 ( )
秀 ( ) 令 ( )
四、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雄鸡 ( )的美玉 ( )的故事
( )地告诉 ( )地喊叫 ( )地离开
五、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 )( )连城 ( )( )连天( )先( )后
议论( )( ) ( )( )向荣( )蹦( )跳
1.春天的原野到处是 的景象。
2.课堂上,同学们 地举手发言。
3.博物馆里陈列的那套玉器 。
六、句子加工厂。
1.墙角边开着小花。(扩句)
2.我们不能言而无信。(改为反问句)
3.赛石会上,“中国石”赢得了“最佳宝石”的声誉。(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 ,要留清白在人间。
2.乡村四月闲人少, 。
3.书山 ,学海 。
八、口语交际。
读书能够让我们获得知识,能够让我们了解世界……你喜欢看什么书?把你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吧!说清楚你推荐的理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九、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
《用冰取火》节选
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抗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科学探测。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要动手生火烧水做饭,打火器却找不到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不见打火器的踪影。
1.用部首查字典查“顽”字,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21cnjy.com
2.找出文中描写南极气候恶劣的词语。
3.选文中冒号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解释说明 C.总结上文
4.探险队员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课外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伯父带他下火车时,指着一片(繁华 喧哗)的市区说:“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呀!”周恩来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21教育网
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地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
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站起来,响亮而(坚定 坚强)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21·cn·jy·com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他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忘我地工作,无私地(贡献 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www.21-cn-jy.com
1.用“”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校长提了什么问题?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
3.朗读第五自然段时,应该( )
A.校长感到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B.校长受到感染,要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4.周恩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如何做的?
十、习作。
写一次借书或买书的经历。
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过程;②内容完整,语句通顺;③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