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文言文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1 13:20: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小升初语言积累与应用——文言文
文言文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1、正音读文。
①读正确。
②有停顿。
③读出语气、语势等。
补充: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2.捕蛇者/说。
3.汉/丞相/诸葛/武侯祠。
文言文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1、正音读文。
2、读注解词
3、串讲文意
4、体会情(道理)
5、熟读成诵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1、一词多义
  例如,“说”读shuō时,有当说、说明的意思。
“说”读shuì时,当游说讲,如“苏秦以连 横说秦”。
“说”读yuè时,当高兴讲,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2、古今意义不同
  ①词义的扩大。
  如:“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现在泛指一般河流。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2、古今意义不同
  ②词义的缩小。
  比如:“穷”在古代有阻塞不通、生活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以及穷尽、穷究等多种义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用的就是不得志、不显贵这个意思。
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1、“留”,就是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语气词。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3、“补”,就是增补。
 
①、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必细察其纹理”
“细” —— “仔细”;
“察” —— “观察”;
“必细察其纹理” —— “必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必”——“必定”
②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如此痴人,(被)世人所笑”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①、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昂首观之”
“首” —— “头”。
   “昂”—— “抬”;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
现代汉语句式。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言文考题大揭秘
真题展示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水果可以吃。
②仕:做官
③坐:因为。
真题展示
1.想想加点字的意思。
  ⑴席上啖菱。( )
  ⑵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
  ⑶仕于南方( )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酒席
认识、了解
做官
真题展示
2.翻译。
“北地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难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菱角)吗?
真题展示
3.试用一段话评价文中的“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北人无知而又虚荣,为了掩饰自己,贻笑大方。
真题展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彘: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
  ⑴顾反为女杀彘( )
  ⑵特与婴儿戏尔( )
  ⑶是教子欺也( )
  ⑷妻适市来( )

只是
欺骗
刚刚
真题展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彘:猪
2.翻译。
  ⑴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回去,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真题展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彘:猪
2.翻译。
⑵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呀。
真题展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彘:猪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任何事都要说道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课堂练习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注】
①选自《百喻经》。这是一部佛教文学作品,古印度人著,我国南朝时人译。全书共98条,号称“百喻”,均以故事宣扬佛教思想。
②更:改变。
③缘:因为。
④空:空口。
⑤口爽:口味败坏。
课堂练习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他家(愚人) B.更为益盐(增加)
C.况复多也(再) D.返为其患(通“反”)
A
课堂练习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2.翻译句子。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味道之所以这样好,是有盐的缘故。
课堂练习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3.文中“愚人”之“愚”具体表现在哪里?造成这一表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课堂练习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4.文中“主人与食”的“食”和“便空食盐”的“食”解释上有何区别?
1.第一个是名词食物 第二个是动词食用。
课堂练习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5.这则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任何事物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好的,超出了这个限度就没什么益处,或者说是有害处,就像物极必反那样,所以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啊
总结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1、正音读文
2、读注解词
3、串讲文意
4、体会情感(道理)
5、熟读成诵
总结
二、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1、一词多义
2、古今意义不同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总结
三、小升初文言文四大考点
考点1:解词
考点2:译句
考点3:内容
考点4: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