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6 21: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1.清初,掌握军国大事的权力机构是什么?
2.军机处是由谁设立的?军机处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3.军机处的设立有何作用?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沿革明朝)
(旧时制度) 议政王大臣 内阁 六部____和_____________会议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大事,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康熙帝设置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清朝军机处外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清朝军机处内景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皇 帝皇 帝 六部 内阁厂卫特务机构军 机 处秦朝创立专制集权明朝加强君权清朝强化君权中央各部地方官员三 司皇 帝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一、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1)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2)设立
①康熙时,设南书房;
②雍正时,设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什么是文字狱?
2.文字狱的影响。
3.清朝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量冤案。叫做“文字狱”文

狱康熙雍正乾隆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查嗣庭死于狱中,其尸被戮,他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
材料二: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三: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历史上加强思想控制的重要事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文化专制政策2.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1)目的: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2)时期: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文字狱较
多。
(3)影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官僚腐败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的民谣。
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
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官僚腐败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
银铺42处,当铺75处,
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
小银元宝56600个,银锭900万个,
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
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
珍珠手串230串,桂圆大珍珠10粒,
大红宝石10块,蓝宝石40块,
……
查抄部分家产清单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军纪涣散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财政危机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二、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
2.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闭关锁国政策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闭关锁国政策下,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影响?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完全禁绝对外交流。2.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闭关锁国政策2.原因(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闭关锁国政策乾隆自 大2.原因(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闭关锁国政策道光自 保闭关锁国政策3.演变:
(1)顺治时,颁布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2)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3)乾隆时,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他们垄断
对外贸易,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4.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三、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1)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稳定;
(2)天朝大国观念的影响;
(3)防范外来侵略。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演变:由顺治时的“禁海令”变为后来的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1)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2)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