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安徽省中考大纲解读(安徽省安庆市)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安徽省中考大纲解读(安徽省安庆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5-24 19: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解读2008年安徽省初中 物理学业考试纲要
2008年5月
内容提要:一、编写说明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三、试题及整卷难度
四、考试要求
五、例证性试题
六、反思与建议
一、编写说明编写依据
三维目标水平层次
纲要要求
命题指导思想
编写依据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编制而成的。初中物理毕业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水平层次知识与技能 了 解 认 识 理 解 独立操作 过程与方法 经 历 反 应 领 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纲要要求知识与技能 知道(了解和认识) 理解(知识要求) 会(实验技能要求)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要性求命题指导思想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同时兼顾各版本教材内容。
兼顾考试的合格性与选拔性两种功能。
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正确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功能。# 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
# 关注课程的三维目标
# 实验仍将作为考试的重要方面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
物理试卷满分90分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与化学卷一共120分钟。
试卷结构及分值安排
三、试题及整卷难度试题难度
容易题(> 0.8) 约占70%
稍难题( 0.6~ 0.8)约占20% ( 0.6~ 0.7)
较难题( 0.4~ 0.6)约占10%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七、光
二、物质的属性 八、机械能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九、内能
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十、能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五、机械运动和力 十一、电和磁
六、声 十二、能量守恒
四、考试要求对比07年纲要删去以下内容:大致了解太阳系的结构(主要是太阳和八大行星之间的关系)。
能初步说明声音和环境的关系。
体会机械的价值。
知道热值的概念。
能依据所学的热学知识对环境问题进行初步地评论。
能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性进行说明,能理解其探究思路。
能举出生活中常见实例说明电磁波的应用。
能简单描述我国的能源状况。
能从地理状况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简单分析、说明如何合理开发能源。
对比07年纲要列出以下基本实验:
1.长度的测量 8.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2.光的反射和折射 9.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3.凸透镜成像 10.欧姆定律
4.物质密度的测量 11.“伏安法”测电阻
5.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6.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3.电动机的原理
7.物质(晶体)的熔化 14.如何产生感应电流试卷设计近三年试卷情况分析 近三年的中考题知识点分布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很大,07基本物理量的计算分数有所增加,不应该是偶然因素,反映一定的理科思维。
填空题、作图题、选择题保持相对稳定
实验题稳中有变
计算题难度降低而综合性增强 五、例证性试题(一)填空题
(07安徽省第7题)把一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如图(a)所示,然后慢慢地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用量筒可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80cm3,则小石块密度是
kg/m3;小石块所受的浮力是
N。 (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重视开放探究型物理题,体现新课程理念。近年中考卷中都会设置适量的开放探究型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新课程理念。初中学生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学生往往都可以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拓展和迁移。 (07安徽省第9题)额定功率为1500W的电热水壶,内装1升、初温为20℃的水,若接通电源后,正常工作4分钟水被烧开(温度为100℃)。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消耗了 J的电能[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比热容为4.2×103J/(kg·℃)](07安徽省第10题)如图所示,推土机重为51000N,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特别是当年与物理有关的重大事件。(二)选择题 (07安徽省第16题)如图所示,水池中盛有半池水,调节水龙头使流出的水成细流状后,把乒乓球放在靠近水流处的水面上,松开手后会发现 ( )
A.乒乓球会移动到水流的下方
B.乒乓球会远离水流,移向池边
C.乒乓球不动
D.乒乓球绕水柱做圆周运动
仍然重视对“双基”的考查,但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这些试题在考查流体压强时,通过建立物理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来解释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07安徽省第21题)现要求测量“2.5V 0.3A”小灯泡的电功率,提供的器材如图所示。
(1)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把实物图中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3)为了比较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功率,同时为了方便调节和读数,请你设计出实验过程中,小灯泡两端应该调节出的几个电压值,并填人右表中。
强调过程与方法,考查探究过程的细节。
近年课改区的试题体现的一大趋势是突出考查探究活动的细节,考查学生对基本探究方法、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以此体现平时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落实情况。
(四)计算与推导题 (07安徽省第22题)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可看成是斜面.如图所示,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假如客车质量为7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30000N不变。行驶了2000m的路程时,客车升高了300m.在此期间,求:
(1)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以教材为本,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进行了讨论,但是在安徽省使用的某些教材中一个字都没有出现,复习时完全拘泥于某种教材,则可能会偏离方向。
(07安徽省第24题)多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l、R2并联起来,其总电阻R总与R1、R2的关系为:
?此题考查学生等效思维方法,对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运用,能力要求高,且“出乎意料”。很多教师按照以往经验以为这部分的难度会很低,但课标对此部分的要求是“理解”层次!所以,复习时经验固然重要,但课标更重要。
中考试题结构、难度、考点基本保持稳定,但是题目的形式却会有变化。不要被以往经验所束缚。五、反思与建议通过对试题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尤其是在知识体系中占有灵魂和核心地位的内容如:密度、浮力、压强、二力平衡、运动和力、功、功率、简单机械、物态变化、热量、能量及其转化 、声音的产生、光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电路及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对其重要性在试题中给予了充分的体现。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精神
强调从物理走向生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选好,选准,用好,用活复习用书,提高复习的准度和效率
加强科学训练,提高应试技巧 初三的全程安排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复习上台阶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补漏洞
第四阶段:考前调整稳心态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