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
难点: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自主探究】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 作
内 容
地 位
《本草纲目》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主要疗效。
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
《_________》
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和_____生产技术。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_”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①目的:为了防御北方______南扰。②概况:东起____、西至____。是一个完整的_____体系。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③意义: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_____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内城和外城。宫城即____,城中心的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
作 品
成书时间
作 者
体裁或题材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__________
我国_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________小说。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愿望。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以_________为主题
描写了宋代梁山伯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西游记》
明代中期
吴承恩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_________小说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戏剧:_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www.21-cn-jy.com
【合作探究】
分组活动,列表总结。
著作名称
作者
主要内容
地位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业的创新研究成果
2. 讨论分析:明时期传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科学技术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拓展延伸】
明朝小说创作处于黄金时期,此时小说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后反思】
21cnjy.com
答案
【自主探究】
1.李时珍,药物学,世界医药史,天工开物,农业,手工业,工艺百科全书,农业生产,农业科学著作。
2.(1)蒙古贵族,鸭绿江,嘉峪关,军事防御,(2)明成祖,宫城,紫禁城
3.(1)小说和戏剧 罗贯中,章回体,长篇说史,官逼民反,神话小说(2)汤显祖,《牡丹亭》 。
【合作探究】
著作名称
作者
主要内容
地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一万一千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开物》
宋应星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 、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业的创新研究成果
2.客观原因:明朝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规模扩大,商品经济发展,都为传统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特点:明朝时期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但以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为主,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较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21世纪教育网
【拓展延伸】
明朝小说迅速发展,既有社会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市兴起,广大市民阶层对文学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印刷业兴盛、通俗文学商业化也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另外,中国丰富的史籍资料也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21教育网
2.
【拓展延伸】
明朝小说迅速发展,既有社会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市兴起,广大市民阶层对文学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印刷业兴盛、通俗文学商业化也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另外,中国丰富的史籍资料也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21·cn·jy·com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当堂达标题
【基础达标】
1.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我国古代,有一项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它是( )www.21-cn-jy.com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2.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 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下列关于他所著科技著作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 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4.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紫禁城 B.圆明园 C.颐和园 D.天安门
5.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
舌战群儒 蒋干盗书 单刀赴会 挥泪斩马谡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6.“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一时期一批传奇英雄的形象( )21*cnjy*com
A.三国 B.宋代 C.隋朝 D.唐朝
7.右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 )
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8.明朝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辛弃疾 C.罗贯中 D.汤显祖
9.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李时珍——《伤寒杂病论》 B.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木草纲目》
C.吴承恩——《水浒传》 D.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阔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施耐庵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到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
材料四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它通过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21cnj*y.co*m】
(1)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其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成书于何时?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部文学作品?成书于何时?
(4)材料四是对哪一部戏剧作品的描述?明清小说和戏剧在艺术上有何共同之处?
【能力提升】
10.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 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禅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21教育网
(1)材料一中图一是什么时期哪一城市的平面图?请再举一例同时期的著名建筑。
(2)材料一中图二《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说明理由。21·cn·jy·com
(3)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4)通过以上分析,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与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相比,你有什么想法?
参考答案:
1.D 2.A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知识点。在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的基础上,明朝时期大规模的修筑,达到完善的程度,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21cnjy.com
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2·1·c·n·j·y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掌握课外阅读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图片下文字说明提供的信息,图片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故可判断此小说为《三国演义》。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水浒传》描写了宋代梁山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所以B正确。21·世纪*教育网
7.C 解析:本题切入点“《孙悟空大闹天宫》 ”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故选 C。www-2-1-cnjy-com
8.D
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为张仲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指的是《天工开物》;《水浒传》的作者为施耐庵;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2-1-c-n-j-y
10.答案:(1)《三国演义》。 罗贯中。(2)元末明初。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3) 《西游记》。明朝中期。(4)《牡丹亭》 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11.答案:(1)明朝的北京城。明长城。(2)宋应星。能。这部书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3)李时珍。其著作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占有重要地位。(4)建筑和科技著作领域。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创新性的科技发明比较多,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明清时期,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言之有理,符合实际即可)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教学任务】
教
育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
方法
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学习科学家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
重点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
难点
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你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吗?这一时期,还有哪些伟大的科技文化成就呢?
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
探究
学生依据自主探究部分,阅读
课本,标划知识点。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科技名著
【问题1】
材料一:
材料二:
阅读两则材料,结合课文76页、78页“相关史事”:思考
从三位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问题2】
分组活动,列表总结
著作名称
作者
主要内容
地位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业的创新研究成果
【问题3】
讨论分析:明时期传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科学技术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问题1】
对比《秦长城》和《明长城》,思考
1.在图上指出,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2. 秦长城和明长城修建的目的各是什么?作用如何?
3.结合课文分析: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具有哪些特点?
4.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问题2】
观察图片《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结合课文回答
1.在图中标画明北京城的布局,简要说明其功能。计算一下,明朝正式迁都北京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2. 课堂活动:
故宫小导游: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请结合所搜集资料,撰写故宫导游词。
三、小说和戏剧
1.列表概括明代小说和戏剧主要成就有哪些?
2. 明代的小说和戏剧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选取精彩片段与小组同学分享。
3. 历史小说等同于历史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感受并学习科学家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
。
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科学家优秀品质:如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以及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等。
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列表总结三部科技著作。明确明朝时期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但以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为主,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较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生:分组讨论,认识明朝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规模扩大,商品经济发展,都为传统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
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对比修建目的、东西起止和产生的作用。对比并总结明长城的特点:建筑规模最庞大、建筑风格最独特、防御体系最完备、文化内涵最丰富。
生:识读地图,思考回答问题。认识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标画明北京城的布局,感受建筑艺术魅力。明确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生:分组活动,整合搜集的资料,撰写导游词,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才能。
师:指导学生从作者、主要内容、成书时间、评价四方面列表概括小说成就,以《牡丹亭》为例感受戏剧魅力。
生:分享精彩小说片段,正确区分历史与历史小说,认识历史小说以历史题材为基础,但经过文学创造和艺术加工,与历史实际并不等同。
拓展延伸
讨论:明朝小说创作处于黄金时期,此时小说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明朝小说迅速发展,既有社会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市兴起,广大市民阶层对文学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印刷业兴盛、通俗文学商业化也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另外,中国丰富的史籍资料也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课件26张PPT。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你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吗?这一时期,还有哪些伟大的科技文化成就呢?材料一 材料二 从三位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一、科技名著【科学家】 如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
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
方法以及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等。李时珍药物学徐光启水利农学手工业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分组活动,列表总结【科技名著】”宋应星医药学家_______的《_________》李时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重农的思想主要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地位 《农政全书》是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时期传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科学技术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特点 明朝时期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但以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为主,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较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客观原因:明朝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规模扩大,商品经济发展,都为传统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
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原因、特点】秦长城临洮辽东鸭绿江嘉峪关二、明长城和北京城特点:建筑规模最庞大、建筑风格最独特、
防御体系最完备、文化内涵最丰富。目的:抵御匈奴的进攻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影响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寓意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象征。抵御匈奴南下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土筑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有“天下雄关”之称。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宫城皇 城
外 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结合平面图,说说北京城城市布局的特色【北京城】2018-1421=597布局严整,方城十字街,南北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以万岁山为中心。故宫平面图角楼云龙阶石雄伟壮观故宫小导游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请结合所搜集资料,撰写故宫导游词。课堂活动《水浒传》主要内容《西游记》《三国
演义》价值成书
时间作者书名罗贯中元末
明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元末
明初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明朝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小说三、小说和戏剧说说这是哪些
名著里的故事?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汤显祖——《牡丹亭》戏剧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明代的小说和戏剧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选取精彩片段与小组同学分享。 正确区分历史与历史小说,认识历史小说以历史题材为基础,但经过文学创造和艺术加工,与历史实际并不等同。 历史小说等同于历史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拓展延伸】 明朝小说创作处于黄金时期,此时小说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明朝小说迅速发展,既有社会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市兴起,广大市民阶层对文学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印刷业兴盛、通俗文学商业化也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另外,中国丰富的史籍资料也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