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1 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内有些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比如细胞①内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刚断裂;细胞②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正在进行不均等分裂;细胞③内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④内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刚断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④继续分裂时一定会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
B.这4个细胞中,细胞①和③中染色体组数分别最多和最少
C.若细胞①的子细胞能分化成记忆细胞,则细胞①为B淋巴细胞
D.细胞①的子细胞不可能出现细胞②、③和④所出现的现象
【答案】B
抢分秘籍
每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变化分析
(1)曲线模型
(2)分析
A→B
B→C
C→D
D→E
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减数分裂对应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有丝分裂
对应时期
间期
前期和中期
后期
后期和末期
典例2下面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个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中的染色体组数是细胞②、③的两倍
B.细胞②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细胞③不可能是细胞②的子细胞2·1·c·n·j·y
D.该动物的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三种细胞
【答案】C
抢分秘籍
抓住关键点,快速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典例3 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2-1-c-n-j-y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B
抢分秘籍
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
(1)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则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为次级性母细胞,丁为性细胞。21cnjy.com
(2)若图2表示二倍体动物分裂细胞,则A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性母细胞,以及性细胞;B可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性母细胞;C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性原细胞(体细胞)。21-cnjy*com
典例4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其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图乙表示该动物(2n=4,基因型AaBb)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图甲中b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点分裂
B.图甲中c时期,细胞内mRNA增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造成的
C.图乙中细胞III处于图甲中d段,从图乙判断此器官为卵巢
D.如果Ⅳ的基因型是AAbb,则I细胞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有Ab和aB
【答案】D
A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图甲c时期是G2期,此时细胞没有进入分裂期,细胞内染色质没有发生高度螺旋化,B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乙中的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分,为初级精母细胞,说明该高等动物为雄性,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能发生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器官是睾丸,C错误;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IV(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与IV一起形成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该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有Ab、Ab、aB、aB,D正确。
抢分秘籍
通过曲线关键变化点,快速区分DNA和染色体,并判断分裂方式
(1)DNA、染色体的判断方法
曲线中有“斜线”存在——DNA曲线;曲线中没有“斜线”存在——染色体曲线。
(2)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方法——“三看法”
①一看“染色体峰值”:最大值为4n,则为有丝分裂;最大值为2n,则为减数分裂。
②二看“核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两次,则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一次,则为有丝分裂。www.21-cn-jy.com
③三看“结果”:染色体和DNA数目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典例5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个体卵巢中的2个细胞。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发生突变的基因是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
B.图甲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和4个染色体组
C.图乙细胞中基因B的出现是交叉互换的结果【21·世纪·教育·网】
D.与图乙细胞同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
【答案】C
【解析】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可推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1号和3号染色体上含有A、a基因,而这两条染色体是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所含的基因应相同,由此可推知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由于2号和4号染色体上都含有A基因,结合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可推知发生突变的基因是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a(突变成了A基因),A项错误;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含有四分体,B项错误;图乙细胞中含B基因的染色体颜色不一致,可推知基因B的出现是交叉互换的结果,C项正确;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细胞质均等分裂可推知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该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结合C选项分析可知,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项错误。www-2-1-cnjy-com
抢分秘籍
细胞分裂图像中的变异类型的判断
1.先看亲子代基因型
(1)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或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2)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2.再看细胞分裂图
(1)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
(2)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完全相同子染色体(同白或同黑)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乙。21*cnjy*com
(3)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两条部分差异子染色体(颜色不一致)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如图丙。【21教育名师】
1.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存在DNA复制过程,而无丝分裂没有该过程
B.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C.所有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只有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会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
2.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3.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分别为1、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B.乙细胞中可能含有4N个染色单体
C.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4.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5.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21cnj*y.co*m】
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a点时
6.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乙、丁
B.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甲、乙、丙、丁
C.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D.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只有甲
7.下列4个图像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核糖核苷酸单链
B.图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C.图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由图④细胞可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
8.图甲为某生物(2n=16)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③为同源染色体,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图甲所示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含有32个核DNA分子
B.图乙c段时期的细胞可形成四分体和发生基因重组
C.图甲细胞中A基因的碱基数量大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
D.②④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9.图1为某一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AB段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
B.图2代表的细胞为极体,出现在图1的EF段,产生的子细胞全部异常
C.观察100个图2细胞所示时期的细胞,发现5个出现了图2所示情况,则异常细胞比例为5%
D.图1中AB、EF和IJ段细胞含DNA分子数目相同
10.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不相同的染色体数【21教育】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11.下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__分裂。
(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B同时形成的另一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_____。
(4)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
(5)坐标图G的纵坐标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在0~1区间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有______的分离,_______________的自由组合及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叉互换。
12.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甲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
(2)三个细胞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中找到。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
(3)丙细胞中DNA、染色体及染色体单体的数目分别是_______。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_变异。
(4)丁细胞是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请在方框中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另一个子细胞的示意图。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细胞可能是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或一次减数分裂。DNA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具有放射性,因此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四个子细胞中都有放射性,其中两个细胞中均含有14C,两个细胞中均含有32P,AD错误;由于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被标记,且原料没有被标记,因此两种放射性之间不可能一方是另一方的两倍,B错误;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分别含有14C和32P,但是都是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第二次有丝分裂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的一条含有放射性,另一条没有,则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可能两个含有放射性、两个不含有放射性,可能四个都含有放射性,也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C正确。21*教*育*名*师
3.【答案】D
【解析】甲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以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可能含有4N个染色单体,B正确。丙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一定是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应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C正确。甲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在a、b、c段经历了减半、加倍再减半的过程,可推断,该过程是减数分裂。a表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后期至末期同源染色体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之后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再次减半;c过程的前半部分表示配子时期,后半部分染色体数加倍,由于配子不再分裂,因此推测为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d过程细胞内染色体数再次加倍又减半,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由分析可知,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姐妹染色单体,故A错误;由分析可知,b过程后期发生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加倍,故B错误;由分析可知,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因此发生细胞融合,故C正确;由分析可知,d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始终含有同源染色体,故D错误。
5.【答案】A
6.【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甲、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只有丙没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即甲、乙细胞中,B错误;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可能为精细胞或极体,C错误;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甲、丙、丁,D错误。
7.【答案】B
【解析】图①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单链,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B正确;图③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由于图④细胞中着丝点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此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以是第一极体,故不能确定此生物的性别,D错误。
8.【答案】C
【解析】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体细胞的2倍,故A项正确;图乙中c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在该段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时期发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属于基因重组,B项正确;A基因和a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A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C项错误;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项正确。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a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8条,染色单体数目为0,b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条,染色单体数为8个,故A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b图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没有四分体,故B项错误;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相等,c图和d图所示细胞都具有4条染色体,故C项错误;根据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可判断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则所有细胞均可来自同一生物体,故D项正确。
11.【答案】(1)有丝 减数
(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3)Aabb
(4)C、E
(5)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称为初级精母细胞;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叫做次级精母细胞。(3)根据C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情况和B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B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同A细胞),可判断与图B细胞同时形成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4)图A、B、C、E中,由于图A、B所示细胞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的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C、E。(5)坐标图G的纵坐标的含义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0~1区间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在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在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21·cn·jy·com
12.【答案】(1)甲 4
(2)卵巢 第一极体
(3)8、4、8 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
(4)如图
【解析】(1)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是雌性动物。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甲,图中甲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2)由丙细胞可知该生物是雌性动物,三个细胞中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又有进行有丝分裂的,因此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卵巢中找到;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是第一极体。(3)丙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4)由图可知,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发生过交叉互换,根据乙细胞和丁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知乙细胞形成的另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