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
狂刷11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其原因不是
A.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等条件更敏感,更易失活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
C.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需据其特性摸索提取的程序21-cnjy*com
D.提取血红蛋白程序可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的鉴定四大步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提取某种特定蛋白质和提取DNA的方法比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www.21-cn-jy.com
2.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答案】C
【解析】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决定了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运输路径,从而实现了物质的分离,C错误。www-2-1-cnjy-com
3.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对样品处理过程中,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21cnj*y.co*m】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D
【解析】洗涤红细胞的目的除去血浆蛋白的杂蛋白,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A错误;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结果,低速短时间离心可防止白细胞沉淀,B错误;洗涤时不能使红细胞破裂,应选用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C错误;透析的原理是渗透,其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正确。21教育网
4.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B.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为止
C.利用0.9%的NaCl对血红蛋白溶液透析12小时,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
D.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
【答案】A
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2·1·c·n·j·y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答案】D
【解析】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稳定形态,防止红细胞破裂,A项正确;猪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缺少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质较少,B项正确;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C项正确;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比杂蛋白大,质量越大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度越快,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6.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21*cnjy*com
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C.样品处理过程中用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
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答案】B
7.下列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蒸馏水涨破细胞的方法从猪的红细胞中提取到DNA和蛋白质
B.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除去部分杂质
C.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答案】A
【解析】猪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能从其红细胞中提取出DNA。
8.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C.蛋白质在醋酸纤维薄膜上的移动速度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D.电泳后需经染色、漂洗和脱色,才可长期保存
【答案】C
【解析】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A正确;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B正确;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
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C错误;电泳后需经染色、漂洗和脱色,才可长期保存,D正确。
9.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蛋白质分离
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
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答案】A
而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所以可以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通过凝胶色谱法使大分子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小分子的蛋白质后洗脱出来,从而实现蛋白质分子的分离,C项正确。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使不同密度的蛋白质分子位于不同层次的离心液中,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D项正确。
10.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B.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C.不能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D.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C
【解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A正确;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B正确;由于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常常选用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C错误;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因此,利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杂质,D正确。21·cn·jy·com
1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纯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B.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
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D.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A项正确;透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不能透过半透膜,B项错误;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C项正确;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D项正确。2-1-c-n-j-y
12.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
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
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
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答案】D
【考点定位】凝胶色谱法
【名师点睛】凝集色谱法是根据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通过凝胶柱时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开。
13.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A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B正确;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C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且其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点睛】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1cnjy.com
14.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21*教*育*名*师
A.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在沉淀中,则丙也一定在沉淀中
B.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和分子丁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答案】A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甲和丙之间分子量相差最大,因此二者之间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15.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3次
B.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透析12小时
C.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21教育名师】
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答案】C
【解析】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离心,如此并重复洗涤3次,目的是除去杂蛋白,A错误;透析时使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而不是用0.9%的NaCl溶液,B错误;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C正确;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在凝胶外部移动,移动速度快,D错误。【21教育】
【考点定位】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
【名师点睛】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过程中,用生理盐水洗涤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除去血浆杂蛋白;对于提取的血红蛋白进行粗分离过程中应该将血红蛋白放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质;由于气泡会影响蛋白质洗脱的次序,因此在凝胶装填时,凝胶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蛋白质通过凝胶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速度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速度慢。
16.下列试剂可用于血红蛋白释放的是
①0.9%的生理盐水
②甲苯
③磷酸缓冲液
④蒸馏水
⑤梓檬酸钠
A.①③ B.①④
C.④⑤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名师点睛】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加入蒸馏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
1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某科学兴趣小组计划从血红蛋白的成分是否变化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是该小组成员获得纯度很高的血红蛋白的实验过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红细胞进行洗涤,在加入蒸馏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后,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获得血红蛋白溶液
B.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可达到粗分离的目的
C.利用凝胶色谱操作对血红蛋白进行纯化
D.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以获得纯度很高的血红蛋白
【答案】A
凝胶色谱操作对血红蛋白进行纯化,C项正确;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以获得纯度很高的血红蛋白,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