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筑起钢铁长城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科技强军能协同作战,又能独立执行战斗任务相继建立了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第二炮兵部队,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看到“长城”二字,你都会想到什么?中国古代——砖石修筑的长城
中国近代——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
新中国——科技铸起的钢铁长城
第18课 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中国为什么要研究核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接连受到核武器的威胁。中国出兵朝鲜获胜以及在台湾海峡作战时,美国都曾扬言准备使用原子弹。西方大国敢动辄挥舞核大棒,就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弹及运载工具,没有起码的还击能力。中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加强国防,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难点释疑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1.1955年,我国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
的决定。
2.1956年,听取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会后成立了 的研制工作。
3.1958年,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研制 。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导弹一、 “两弹一星”震惊世界
1964年10月16日14时59分40秒,寂静的罗布泊上空出现绚目的闪光,一团巨大火球腾空而起,接着一声巨响,在空中形成有浓烟组成的一支“巨拳”,高高挥起。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核武器呢?议一议 打破核垄断,核威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请 思 考: 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1、代表了当时中国科学技术达到先进水平;
2、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
3、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我国的核武政策(二)“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昼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宇宙空间。
钱学森 邓稼先走近“两弹一星”元勋
——介绍你所知道的“两弹一星”元勋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因此邓稼先被称为 。
“两弹元勋”大 家 谈 请谈一谈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阅读P111)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主义的体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有什么意义?
“两弹一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 ,为我国 发展的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
也培养一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技队伍。
知识要点重要标志科学技术 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如何解决全球性粮食短缺问题?二、袁隆平 与 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 “文革”爆发后,顶着压力,在近乎保密的情况下顽强地进行试验,于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杂交水稻之父” “东方魔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5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媒体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
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三、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1969年, 受命率
领中医研究院科研团队开始
抗疟中药研究,发现了青蒿结晶物并证实了其抗疟功效,1973年被正式命名为 。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 生理学或医学奖。知识要点屠呦呦青蒿素诺贝尔屠呦呦“拉斯克奖”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农业国防药学“两弹一星”袁隆平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导弹试爆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