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往水中加点东西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2 往水中加点东西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29 06:1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往水中加点东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水中加点东西”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2课。通过第1课的学习,教科书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水这种物质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第2课《在水中加点东西》的探究活动,了解有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有些物质很难在水中溶解。通过递进式的探究,逐步丰富学生对水和空气的认识,为中年段继续探究做好铺垫。并从观察中学会记录自己的发现,丰富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用“往水中加盐”,着重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活动2是“都能溶解吗”,分别把白糖、沙、食用油等加入水中进行观察,对比这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本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发现加在水中的物质是否“溶解”,并作好记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有生活经验知道汤味道咸的原因是汤里加了食盐,食盐会溶解在水中。学生或许不会用“溶解”这个词来描述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他们认为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就是“溶解”了。 三、教学目标 (1)知道食盐和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2)愿意继续尝试,进行更多的实验。 (3)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将食盐、白糖、沙和食用油分别加入水中,知道食盐和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教学难点:将白糖、沙和食用油分别加入水中,观察现象。比较白糖、沙和食用油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相同。懂得观察、和比较。能用简 单的词语描述和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 五、教学准备 分小组准备、每人一份:1包盐、1包糖、1包油、1包沙、一具玻璃杯、搅拌棒、记录单一张。 教师准备材料:课件、1包盐、1包糖、1包油、1包沙、一具玻璃杯、搅拌棒。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彬彬和琪琪坐在餐桌旁,他们正在喝汤,琪琪觉得汤很淡。 问题:是不是汤里忘记放盐所以才觉得淡呢?(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如果将少量食盐加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板书本课课题“往水中加点东西”。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往水中加盐 媒体:出示一杯水和一勺食盐的照片。 ⑴、问题:食盐加入水中会马上看不见吗?搅拌后又会怎样呢? 活动要求:两人一小组,一人操作实验,一人记录结果。 ⑸、汇报:哪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相同,哪些不同?怎么才知道上面的物质是溶解还是不溶解? ???如果学生在语言上表达不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着记录表来汇报。 说明:如果像食盐一样在水中看不见了,说明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与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不同,在水中还看得见,说明不可以溶解在水中。 ⑹、小结: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21世纪教育网
板书: 白糖??????在水中????????溶解 沙 食用油?????????不溶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交流汇报,是让学生学会合作,提高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21教育网
(三)拓展 1、提出问题:大米、味精能在水中溶解吗? 2课后任务:课后将生活中的其他物质,如大米、味精等加入水中,观察它们是否能在水中溶解。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迁移更多的场景中,进一步巩固对溶解的 认识。 七、板书 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