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老的民族吹管乐器一一箫,并感受其音色。
2、学生用积极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萧》。
3、运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教学重点:
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箫》。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编创节奏,运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萧、 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箫
(1)师展示箫,生观察。
师:知道它是什么乐器吗?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生——
师小结:它是用紫竹制成的,是我国古老的吹管乐器。。
(2)聆听箫的音色
(3)师生探讨箫的音色。
(4)师小结:萧的音色柔美、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
2、出示课题
在江浙一带,人们还专门为箫写了一首歌曲,歌名就叫《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萧》。
3、讲述萧与冼星海的小故事
二、歌曲教学
1、带着问题聆听《萧》
歌曲唱了什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
2、读一读
(1)识读歌词
(2)读顺歌词
(3)节奏朗读
师: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有节奏地读读歌词呢?
(师用双响筒打节拍并带学生有节奏朗读)
4、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带着问题复听《萧》
师:请同学们对照歌词再听一听,看谁的耳朵最灵敏厂 能够告诉老师哪句
子的旋律是一样或者大致相同的?
( 1 )生聆听。
(2)生寻找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句子 (根据学生寻找的情况)
预案一:
学生可能回答:最后两句旋律相同。
①师:它们完全相同吗?
生:——
②师:听老师唱一唱,
它们是不是完全相同?
(师清唱最后两句)
生:——
③师:它们不完全相同,它们的最后一个字一个短一个长 (师比划)。
怎样唱这个长的字呢?你能试着唱唱吗?
(学生尝试唱)
④师:谐跟我唱。
(学生跟唱)
⑤师:模仿得真不错,不过同学们还可以唱得更准确一些,看着老师面的图
谱唱-…唱吧 (师贴图谱)。
⑥师: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边画图谱边唱结束句。
⑦师:除了这两句,还有相同的句子吗?
预案二:
学生可能回答第土与第四句旋律相同。
①师:你能跟我对唱这两句吗?我唱前半句,你唱后半句。
“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
(师生或生生对唱)
②师:唱准了这两句,我们还要跟前一句衔接,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师范唱后指出要唱准“箫”字的音长。
③师生齐唱,师提醒唱准节奏。
6、尝试完整演唱
师要求学生轻轻地跟琴唱一唱。
7、旋律模唱
师:同学们学得真快,为了更美地唱好这首歌,我们来做个练习,即用 lu
来哼唱这首歌,看:就像老师这样 (师范唱,辅以形体动作)。
(学生跟琴用lu模唱旋律)
8、完整演唱歌曲
( 1 )学生跟琴唱。
(2)学生随伴奏音乐演唱,师带学生辅以形体律动。
9、师再次范唱,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歌曲的语气(强、弱等音乐要素的渗透)。
10、学再次随乐演唱 (师提醒学生模仿教师演唱的语气)。
11、打击乐器演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在歌片上恰当的拍点处粘贴碰铃小图片。
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生回答,教师粘贴,第二次学生聆听教师再次伴奏
三、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对我国古老的吹管乐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萧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我国还有很多的吹管乐器,你们可以在课后的时间里自己认识并了解它们,相信你们一定也会有所收获的!21世纪教育网
四、随音乐《萧》出教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