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12-23 16: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初中物理山西省中阳县新城中学 朱华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 (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4、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教法学法多媒体技术、问题——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
光屏、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和火柴
电脑、视屏展台和MP3
教学过程引入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及其理论分析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实验的规律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 想A、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B、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C、与焦距的大小有关
D、像的正倒可能与物体是否在凸透镜同侧有关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2.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3.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
3.点燃蜡烛后,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4.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沿着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特征(大小和正倒); 测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填入数据记录表格中)5.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依次为2.5 f, 2f, 1.5f, f , 0.5f,重复步骤4。 注意观察和比较:像随物距变化的特征。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一f = cm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现象及其 理论分析
小组讨论交流1.凸透镜什么条件下成实象?
2.凸透镜什么条件下成虚象?
3.凸透镜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4.凸透镜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
5.凸透镜什么条件下成等大的像?
6.凸透镜什么条件下不能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f>v>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 v=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倒立实像不能成像
v>u
正立放大虚像同侧物近像近像变小,成正立虚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作业优化设计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2.照相机的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被拍照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 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胶片大于二倍3.为了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时应该 (填“靠近”或“远离”)照相机一些。靠近4.下列光学仪器中,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潜望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C5.用投影仪投影胶片时,要使屏幕上的字大些,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投影仪远离屏幕些,同时将镜头移近胶片一些。
B.使投影仪靠近屏幕些,同时将镜头远离胶片一些。
C.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只需将投影仪移近屏幕。A6.如图,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为8cm ,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5cm D.3cm
A7.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 (填“实”或“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是 (填“实”或“虚”)像。实虚8.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 镜的功能的结果,形成了 像。放大放大的虚 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律,让我们来探究吧!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让物理为生产、生活服务!再见!谢谢!封面引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引入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12345表格表一表二作业优化设计12345678结束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实验的规律实验现象及其理论分析课件制作脚本动画1动画2表格作者简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系统结构 朱华:山西省中阳县人,1971年生,中国共产党员。1990年6月毕业于离石师范,1994年7月毕业于吕梁地区教育学院物理系专科,1997年7月山西省教育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中学一级教师,现在是中阳县新城中学的物理教师。
联系电话:宅: 0358——5028398
小灵通:0358——8583927
单位: 0358——2181789
电子邮箱:zhuhua1023@126.com
ujmujm2006@126.com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