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革命烈士诗两首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革命烈士诗两首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29 09:08: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9张PPT。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作者简介—叶挺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内容概述 这是一篇白话述志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 ,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
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诗的上半节,作者以“人”与“狗”、“门”和“洞”作对比,鲜明的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
他写道:“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所以当他面临着“自由”和“囚禁”的选择时,为了保持一个“人”的尊严,为了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他宁可选择“囚禁”。 诗人伟大的人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诗的下半节,诗人以激昂的语气来回答了那个在外面高叫的声音,告诉了他们自己的选择,用激烈的话语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志向和无畏的气概。
在诗中,诗人用“活棺材”来比喻这座囚禁革命志士的人间炼狱,一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残酷迫害革命志士,屠杀共产党人的暴行;另一方面,也以此来揭示国民党反动统治必将走向灭亡的最终结局。
诗人坚信革命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愿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让自己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得到永生。诗句解析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指国民党反动派在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诗句解析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诗句解析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熟读《囚歌》,思考下列问题1.诗中有两个“自由”,这两个“自由”的意思相同吗?
答:不相同,因为第一个“自由”指的只是身体上的自由,而第二个指的却是“自由”是身心、精神、尊严和灵魂的“自由”,所以这两个“自由”不同。
2.叶挺渴望得到哪种 “自由”,为什么?
答:叶挺渴望得到第二种“自由”,因为第二种“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耕荒蓝蒂裕简介 蓝蒂裕,重庆市梁平县人,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在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后又做党的交通工作。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他不幸被捕,却又挖墙逃离虎口。在与党一度失掉关系的情况下,他继续自觉从事进步工作。1949年10月28日晨,蓝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务从狱中押出,他意识到生命已到最后时刻,在将写好多时的《示儿》遗诗交给难友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写作背景 1948年冬,因叛徒出卖,蓝蒂裕不幸被捕。在渣滓洞监狱,他屡受敌人酷刑折磨,身上被烙铁烧焦,但始终顽强不屈,表现了高昂的革命气节。1949年10月28日晨,蓝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务从狱中押出,他意识到生命已到最后时刻,在将写好多时的《示儿》遗诗交给难友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 第一节:“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写出了儿子出生时祖国和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处荒芜,兵荒马乱,而孩子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和众多革命者一起拯救这片土地。
第二节:直接写“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表现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满街狼犬”是指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和特务们。“遍地荆棘”是指当时的社会现状,人们生活在一块没有安全感的土地上。
第三节:春天是播种、耕耘、希望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父亲希望儿子永远都满怀希望地参加革命,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奋斗。 用自己的话概括《耕荒》的主要内容熟读《耕荒》思考下列问题1.蓝蒂裕希望儿子以后怎样做?
答:蓝蒂裕希望儿子以后能像自己一样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2.最后一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最后一节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富强的迫切盼望。我的“自白”书作者:陈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歌埋葬蒋家王朝。 就义诗作者:刘国志同志们,听吧!
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
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
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我们死而无愧!抗日小英雄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小结 这两首诗表现了革命烈士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