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29 14: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你,相信奇迹么本文选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2、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一、初读课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译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重点实词(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3)水击三千里 击: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6)亦若是则已矣 已:悬挂迁移拍打环绕而上离开罢了古今异义(1)怒而飞
古义: 今义: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今义:
(3)天池也
古义:
今义:

(4)野马也
古义:奋发愤怒海动海上运输天然形成的大水池湖泊名山野中的雾气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方位名词向上奇怪怪异的事物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二、精读课文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野马尘埃作比万物皆有所待2、作者笔下的“鹏”是什么样的形象?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鲲鹏
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卮言重言寓言散漫之言尊者之言寄喻之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以有待逍遥
托无待逍遥 4、通过《北冥有鱼》的学习,谈谈你对于庄子“逍遥游”的理解。在本文中,作者借大鹏乘风翱翔,雾气、尘埃等漂浮的现象,说明作为形体的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人的精神,是应该绝对自由的,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地追求。“逍遥游”
是无依无靠,无所羁绊,
悠然自得,
自由自在。 1、“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欣赏李白《上李邕》谈谈诗人借助大鹏这一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上李邕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以大鹏自比。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