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都吸水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不同。过程与方法: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吸水现象。能根据任务对纸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能积极主动地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各 项观察与实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不同。教学难点:能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教学准备学生:放大镜、餐巾纸、打印纸、报纸、卡纸、水、烧杯。教师: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餐巾纸、打印纸、报纸、卡纸)各一片;水、滴管、秒表。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老师刚从外面跑过来上课,热得满头大汗。谁能借张纸给老师擦汗呢?为什么?你还记得哪些纸?这些纸吸水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纸的吸水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谁更容易吸水1、动脑思考、做出假设:我把四种常见的纸带到课堂上(出示餐巾纸、打印纸、报纸、卡纸各一片并贴),你们觉得这些材料它们都能吸水吗?小组同学讨论,进行猜测。师板书结果。我们的猜测是真的吗?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吧。2、师生共同实验、验证假设:(1)演示实验:为了实验公平我们选择滴管,老师出示滴管介绍滴管使用方法。(a.在使用前,先用手将胶帽紧握住,这是为了让胶头滴管里的空气跑出来,然后能让要取的水可以有空间进入滴管中;b.然后将胶头滴管直立起来,这是为了让要提取的水更容易地被吸到试管中,要直立起滴管,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取水;c.接着将滴管放入水中,注意了不要将整个滴管放入水中,只要将玻璃部分的一半放入水就可以了,尽量不要污染到原来的水;d.然后将紧紧握住的胶帽松开来,这样杯子里的水就可以进入到滴管中了;e.这时候只要将胶头滴管取出来,然后移到纸张上,用力捏一下胶头就可以了。)(2)温馨提示:a、滴管滴水大小尽量保持相同。b、既要从上面观察又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水滴浸润面积大小。也要关注纸遇水部分的变化。C、填写记录表。d、注意节约纸张,不要浪费资源。(3)汇报观察结果。3、哪种纸的吸水本领最强?学生示范,教师计时。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①不同的纸吸水性不一样。②餐巾纸的吸水最快、报纸次之、打印纸和卡纸最慢。③课件展示结果。不同纸的吸水能力不同,为什么有的纸吸水快,有的纸吸水慢?(二)纸的观察下面就请你们用看一看,折一折,揉一揉,撕一撕,泡一泡的方法来感受每种纸的特征,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师:按着大家讨论的方法进行观察吧,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1、你有什么发现呢?2、为了让大家更容易观察,老师用显微镜把它们拍下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纸?连一连。你为什么这样连呢?总结:纸是由纸纤维构成的,它们之间有空隙,所以能吸水。这四种纸都吸水,有的纸容易吸水,有的纸不容易吸水。(三)做一个纸杯1.现在老师的口干了,需要喝杯水,接下来我们尝试用纸做纸杯。2.请大家跟着视频一起做一个简易纸杯。(微课出示折纸杯的方法)3.你的纸杯真的能盛水吗?4.往简易纸杯里加半杯水,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漏水。5.你发现什么?6.纸杯一开始没有漏水,但是一段时间后,纸杯慢慢变软了,水缓慢地渗透进纸里。7.(出示纸杯)(出示纸杯)为什么我们在超市买的纸杯不漏水呢?小组讨论一下,上面添加了什么?市面上生产的纸杯除了纸之外还添加了蜡或塑料。8.总结:各种纸的吸水现象是不同的,我们生活中正是利用不容易吸水的纸制作了盛水的纸杯。市面上生产的纸杯除了纸之外还添加了蜡或塑料。三、总结:1.纸由纸纤维构成,纤维中的缝隙越大,吸水能力越强;反之,缝隙越小,吸水能力越弱。2.课后和同学们用自己折的纸杯来进行运水比赛,比一比谁的纸杯运的水最多最快。板书:纸都吸水吗卡纸——孔最小——吸水最慢打印纸——孔小——吸水慢纸餐巾纸——孔最大——吸水最快报纸——孔大——吸水快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