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一中2018年高考生物五月训练题 (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华蓥一中2018年高考生物五月训练题 (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29 17: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华蓥一中2018年高考生物五月训练题及答案(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2、(2018·湖北十校联考)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
3、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变
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C.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量增加
D.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
4、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5、(2018·郴州质检)下图表示人体某些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
B.②③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
C.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
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
6、(2018·河北五校联考)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2-1-c-n-j-y

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7、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21cnj*y.co*m】
A.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D.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8、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生物在遗传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体现了其随机性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9、备战21届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运动员刻苦训练,脚上经常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链接】(2017·全国卷Ⅲ)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10、(2018·广州高级中学检测)冬天去中国漠河的北极村旅游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下列有关低温环境中健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B.低温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二、非选择题
1、(2018·安阳模拟)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21教育网
(1)图1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www.21-cn-jy.com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3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21世纪教育网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2、(2018·枣庄调研)不同种类的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来表示生物的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下面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两个装置图,请回答:21cnjy.com
(1)装置一中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芽种子已长出幼苗,进行该实验时,应将装置放置在何种条件下进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琪同学来做这个实验,她将同一种正在发芽的种子等量分装入两个装置。假定其他操作步骤无误,她发现装置一中的着色液向左移动,而装置二中的着色液位置却不发生改变,则可推定该种子发芽过程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发现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则该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衡阳质检)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21·世纪*教育网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__________(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华蓥一中2018年高考生物五月训练题及答案(学生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D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地从其所处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细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C正确。蓝藻无叶绿体,D错误。21*cnjy*com
2、解析:选D A、B、C选项内容都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D项中的异物蛋白是物质,其与抗体结合不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1·世纪·教育·网】
3、解析:选D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A错误;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因为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B错误;酶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产物的生成量不会增加,C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D正确。
4、解析:选C ATP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并将能量转移到(CH2O)等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需要能量。暗反应中,必须经过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才能形成有机物。在暗反应中,一部分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C5,一部分C3还原成(CH2O)等有机物。在CO2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提供的[H]、ATP减少,导致C3还原过程减弱,但此时CO2的固定仍在进行,故短时间内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21教育名师】
5、解析:选A 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癌变和有丝分裂,各过程均有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②③过程中仅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错误;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体积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较高,D错误。21*教*育*名*师
6、解析:选B 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是正常株,F2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则F1正常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F2的性状分离比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3∶10∶3可知,正常株是双显性(9)和双隐性(1),全雌株、全雄株为单显性(3),所以F2正常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AABB、aabb占两份,故纯合子的比例为2÷10=1/5;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或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设全雌株为aaB_,实验一F1正常株AaBb与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测交,子代为1AaBb(正常株)∶1aabb(正常株)∶1aaBb(全雌株)∶1Aabb(全雄株),即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7、解析:选A 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没有DNA高,且不能自我复制;作为遗传物质,要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作为遗传物质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可能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2·1·c·n·j·y
8、解析:选C 原核生物和病毒不含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过程中发生的是有丝分裂,该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发生基因重组;细胞的不同DNA分子上的基因都可能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基因重组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1·cn·jy·com
9、解析:选D 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链接】
解析:选C 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A、D项所述现象不会发生;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C项能够发生,而B项不会发生。21-cnjy*com
10、解析:选A 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由于与环境的温度差较大,细胞代谢加快,散热量增加,A正确;低温促进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量,B错误;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拮抗关系,C错误;冷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解析:(1)图1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②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③放大倍数越大,视
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④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应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1)物 甲 (2)①b、c、A 600 ②6 ③d ④B
(3)①气泡 ②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2、解析:(1)在该呼吸熵测定装置中,装置一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发芽种子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可以根据着色液滴移动的刻度测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装置二作用是比较种子发芽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变化大小。(2)为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的气体量的变化,则应将该装置放置在黑暗条件下。(3)装置一中的着色液向左移动说明呼吸消耗了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二中的着色液位置不发生改变,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因此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是葡萄糖;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说明进行有氧呼吸,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消耗的氧气少,因此底物主要是脂肪,原因是脂肪中碳氢百分比较高,吸收的氧气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21教育】
答案:(1)吸收发芽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黑暗条件 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呼吸的气体量变化
(3)葡萄糖(或糖类) 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脂肪(或脂质) 脂肪中碳氢百分比含量较高,吸收的氧气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3、解析:朊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要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所以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即试管4中几乎没有32P;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
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 (2)几乎不能 几乎不能 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 (3)沉淀物 上清液 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 (4)核酸 核苷酸和氨基酸(原料) 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