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以及对祖国分离、有家不能回的悲伤之情。说明不仅大陆人民在盼望着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也在盼望着。一、本是同根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往事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945:抗日战争胜利,收回台湾。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台湾的历史郑1943年开罗会议 《开罗宣言》 材料: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台湾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 内战失利的国民党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1945年 台湾民众
欢迎祖国军队进驻台湾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不一样,港澳问题是殖民侵略造成的,是外交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两岸的僵局: 台湾与祖国分离后,两岸很快陷入一种僵局的状态。为了能解放台湾,新中国准备渡海作战,蒋介石也不甘心失败,企图依靠美国的援助反攻大陆,两岸局势非常紧张。由于中国海空军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能力渡海作战,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大陆解放台湾的可能性很低,导致台湾问题一拖再拖。台湾又实行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进入“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 现在海峡两岸还没有实现统一,不仅如此,台独分子仍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我们能不能舍弃台湾允许其独立呢? 材料:1989年东欧巨变,立陶宛这个掌握前苏联波罗的海出海口,掌握苏联海洋命运的国家宣布独立了,戈尔巴乔夫没有加以制止,从而导致了前苏联的解体。台湾很像中国的立陶宛,失去台湾的中国会陷入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 …
——西陆东方军事西陆网
讨论:结合立陶宛独立的后果,小组讨论:一旦台湾独立会有怎样的严重后果? 从政治上看,中国有三大独立势力分别是台湾、新疆和西藏,如果允许台湾独立,则会助长西藏、新疆等地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气焰,中国会四分五裂甚至亡国。 从经济上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海外市场,我国的海上运输大多要走台湾海峡,一旦台湾独立,我们经济命脉会受到威胁,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从国际上看,中国是一个政治大国,也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允许台湾独立会损害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从军事上看,美国为了围堵中国,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组建了“第一岛链”,一旦台湾独立必定会依靠美国,那么,中国海军将失去进出太平洋的出口,战争一旦爆发,敌人也会以台湾为据点进攻大陆。 台湾是中国通向太平洋的唯一通道。它是中国大陆的前沿哨所、战略中枢。它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这样看来我们不但不能失去台湾,而且一定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为了守卫这座宝岛,中央人民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呢? 二、慈母手中线——大陆对台湾的政策大陆对台湾政策的调整和平解放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解放台湾武力解放阅读教材第70页内容,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完成下列表格 新中国初期提出用武力方式解放台湾,到了50年代又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放弃武力解放台湾呢?结合材料思考:如果武力解放台湾,会有哪些危害? 材料: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战争。北方的军事死亡人数几乎达到26万人,而南方军也达25万人之多。死亡人数如此之巨,反映了使用新型武器的结果。另外还大约30万人死于其他原因,主要是疾病、感染和恶劣的医疗。
——环球网《图说世界》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党不断改变对台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曾经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两种制度。那么 “一国两制”的方针可行吗?说说你的理由利于民族统一大业
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成功发展,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是很好的借鉴。 材料: 香港连续13年被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以100分为满分,香港以89.3分的成绩名列第一,较位列第二的新加坡高出3.6分。在10项个别范畴中,香港在其中4个范畴均列首位,包括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及产权保障。
——《亚洲华尔街日报》2007年1月16日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台湾的炮击,向台湾同胞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倡议两岸实行“三通”,即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两岸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向缓和。海峡两岸之间开始有了交往。在我党的努力下,两岸关系什么时候开始缓和的?三、游子思乡情——海峡两岸的交往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僵局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之间取得了哪些交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0-73页,完成下列表格。)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允许台湾居民可以回大陆探亲,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海峡两岸隔绝38年的局面被打破,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的变化,失散38年的亲人开始团聚,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开始上演。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些感人的画面、故事让你认识到了什么?不断发展的两岸关系台湾成立 海基会大陆成立 海协会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基会董事长
辜振甫海协会会长
汪道涵两岸僵局的打破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断发展的两岸关系 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胡锦涛会见连战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不断发展的两岸关系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主席再次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经济交流1600海峡两岸贸易额
单位:美元年份0.4615.16178.8305.3经济交流文化交流2008年两岸实现了“三通”
通邮
通航
通商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7万名游客通过个人旅游的形式,踏上宝岛之旅。2009年8月在台湾遭受台风袭击的时候,大陆对台捐赠大批物资。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但仍有一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你知道是哪些势力吗?2002年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1999年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宣扬“两国论”“台独”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把台湾问题当做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既不支持台独,也不愿看到中国统一。国际反华势力 面对这些恶势力的卑劣行径,中国人民要认清楚它们的真面目,不能对他们抱有任何幻想,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同时,我们也要承诺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否实现统一呢?为什么? 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未收复台湾提供了坚实后盾
2、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运行,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3、海峡两岸同文同种,统一是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
4、国际社会公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当堂巩固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针是( )
A.武力解决台湾 B.用和平方式解决
C.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D.和平统一台湾
2.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改革开放后 D.20世纪90年代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1995年
C.1987年 D.1992年
4.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台湾和大陆三通不能实现
B.台湾和大陆的社会制度不同
C.台湾和大陆敌对情绪无法消除
D.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国外来反华势力的干涉ACCD当堂巩固5.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持社会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地方事务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外国资本不动
7.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执意举行所谓“和平公投”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事件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一项(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④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右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汪辜会谈 ;B.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
C.签署中葡联合声明;D.连战访华。
CBA和平天使:团团圆圆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