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思考:能否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受到力的作用呢?请举例证明。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 二力平衡学习目标1.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能判别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注意概念(运动状态不变)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一定不受外力
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DD小试牛刀 2、下列物体受平衡力的是( )
A.加速升空的火箭
B.进站的火车
C.在圆轨道上匀速转弯的过山车
D.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阻力重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僵持下的拔河比赛如图,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等重的钩码,观察卡片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实验不相等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改变
结合实验记录现象: 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卡片,观察它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分析交流总结: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下列情况,F1与F2是平衡力的是()F1=5 NF2=5 NAF1=3 NF2=5 NBF1=5 NF2=5 NCF1=5 NF2=5 ND小试牛刀D 1、某工人用100N的水平向右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方向______;改用150N的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学以致用100150水平向左 2、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B盘点收获1.下列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 )
A、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B、正在刹车的汽车
C、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2.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力当堂达标:3.如图,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
但没能推动,则下列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4.如图所示,小明用11 N的水平推力推着
总重为100 N的四轮超市购物车,沿直线
向右匀速前进了15 m.则地面对购物车的
阻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
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轻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
操作: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 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参考答案1.D 2.C 3.C 4.11N,水平向左 ;100N ,竖直向上 5. (1)不考虑
(2)旋转 (3)在同一物体上 6.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D综合拓展思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课题】八下第八章 第二节 二力平衡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平衡概念,知道两种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3.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两种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问:能否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受到力的作用呢?请举例证明。
问:受力的物体为什么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这时的力有什么关系呢?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组讨论:不能,并列举实例说明: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求知欲。
承接
与过渡
通过今天二力平衡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首先一起学习今天的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目标,找学生读目标;
学生读目标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解读目标,让学生真正明白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
学生读目标,结合教师解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
合作探究 建构知识
(1)平衡状态,平衡力
(2)二力平衡定义和条件
实例受力分析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抵消,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
引导总结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反馈练习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一定不受外力 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物体受平衡力的是( )
A.加速升空的火箭
B.进站的火车
C.在圆轨道上匀速转弯的过山车
D.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1.引领认知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把这两个力称作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
2.实验探究合作研讨
提出问题:
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猜想假设
先对生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分析,在进行大胆的猜想。
设计实验
引导分析:
如何减小阻力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究?
如何判定二力是否平衡?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小车所受二力情况
小车运动情况
(静止与否)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
?
?
?
?
?
?
?
?
?
?
?
分析与论证:
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情况下小车不能保持静止?哪些情况下小车能保持静止,从而得出结论。
设疑: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卡片,观察它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反馈练习
下列情况,F1与F2是平衡力的是()
受力分析:杂技演员顶的缸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除了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还受到牵引力和阻力。
学生做,回答理由。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匀速圆周运动其方向在不断的变化,是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
认知什么是二力平衡。
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交流分析所需的实验器材及制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交流回答:
用轻质的卡片,忽略其重力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
观察卡片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两位同学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其他同学观察记录。
交流总结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
二力平衡的条件还要在同一物体上。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通过实例认识物体的平衡状态,平衡力。
通过练习、问题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结合实例便于猜想,也有了猜想的依据。
加强知识的建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承接
与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二力平衡的条件,下面通过习题来学习二力平衡的应用。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某工人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方向______;改用150N的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方法点拨:明确研究对象 分析运动状态 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解题。
2、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学生分析展示:
木箱静止 受到平衡力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学生交流分析回答,并说明理由。
物体匀速直线 平衡状态 受到平衡力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让学生体会如何利用二力平衡解决问题;突破阻推力小于阻力的错误观点。
认识物体的平衡状态及受到的平衡力;它与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无关。
(四)拓展延伸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B.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C.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总结:
相同点:两者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个物体,而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
学生交流讨论:对比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在力的三要素方面的异同点。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加深对二者的理解,避免出现混淆。
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课堂检测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学生完成之后结合共性问题交流分析,教师引导点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静止状态
平衡状态 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等大、反向、同线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状态 受到平衡力
当堂达标:
1.下列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 )
A、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B、正在刹车的汽车
C、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2.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力
3.如图,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
但没能推动,则下列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4.如图所示,小明用11 N的水平推力推着
总重为100 N的四轮超市购物车,沿直线
向右匀速前进了15 m.则地面对购物车的
阻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地面对
购物车的支持 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轻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1世纪教育网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
操作: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 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21教育网
综合拓展
6.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21cnjy.com
【教后反思】
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中的第二节《二力平衡》。它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也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纽带,在力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设计上,先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然后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情境。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最后是如何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其中通过实验,在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21·cn·jy·com
实验教具的改进具有创新性,用轻质卡片替代小车在木板上滑行,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论的影响,而且将卡片悬挂起来增加了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视性。
教法上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www.21-cn-jy.com
但是,课堂效果上仍有不足,主要是课堂不太活跃,学生为主体不太明显,需要改进。
当堂达标:
1.下列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 )
A、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B、正在刹车的汽车
C、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2.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力
3.如图,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则下列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4.如图所示,小明用11 N的水平推力推着总重为100 N的四轮超市购物车,沿直线向右匀速前进了15 m.则地面对购物车的阻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方向______。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21世纪教育网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 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
综合拓展
6.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