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顿第三定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9-16 22:22:0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牛顿第三定律
一、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力
[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成对出现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等时性
是同性质的力。 —— 同性质
用力的示意图(三要素)把前面实验中的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表述出来。
[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
作用点:异物
方 向:反向
大 小:?)
二、引导探究实验(力的大小)
把两个弹簧秤钩在一起
A
B
[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值、反向、共线
拓展与延伸
问题:上述实验中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这样的规律,那么若物体处于运动(非平衡)状态还遵循这样的规律吗?
[结论]: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条件任何情况都成立。
实验: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进行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
⑴两弹簧秤静止或匀速运动
⑵两弹簧秤做变速运动时
⑶弹簧秤一个静止一个运动时
三、牛顿第三定律
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1)、不管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如何,相互作用力总是无条件大小相等 。
F = -F∕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性质、同变化
3、意义:牛顿第三定律提示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使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还可以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研究。
四、典型实例
(1)分析“绳子悬挂的电
灯”
F1
F2
G
(2)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因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不可能作为物体平衡的理由
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衡力
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五、学以致用
“刘翔破纪录”视频录像
“拔河比赛中胜、负原因。”
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D.地面对大人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比地面对小孩的最大静摩擦力大
“小鸟说我喜欢牛顿第三定律”,知道他为何喜欢了吧?鸟如何在空中飞?直升飞机呢?
人依靠什么才能在地面上行走和跳跃?
人在水中若何游泳前进?
充气气球的气嘴放开,会运动起来?原因?火箭、喷气式飞机,宇宙飞船飞行的动力如何获得的?
想一想、议一议
 1.判断正误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
错!
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等于脚蹬地的力.
作业训练,巩固新知
2、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是: ( )
A、 一对 B、 两对
C、 三对 D、 四对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A受到一向右的力F=4N的作用,A、B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试分析A、B两物体的受力,并指出哪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哪两个力是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