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小石潭记》精题精练(鄂教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小石潭记》精题精练(鄂教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3 16: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4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
1、该文选自           ,作者       ,唐朝著名       。
2、注音:
篁(  ) 洌(  ) 翕(  ) 邃(  ) 坻(  )
3、文中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                       。
4、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
5、文中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                  。
6、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⑶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⑷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⑸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⑹以其境过清(      )(        )
⑺隶而从者(        )
8、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9、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⑵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⑶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⑷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10、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11、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      、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
12、下列“以”的用法不同的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全石以为底
C、卷石底以出  D、因以为号焉
13、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4、下面词语含义相同的是(  )
A、彻: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往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居十日,扁鹊复见
D、过:以其境过清  及鲁肃过寻阳
1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环:如鸣佩环(       )
  四面竹树环合(        )
⑵清: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         )
16、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写鱼静态的句子: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
17、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二、同步解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合字:左山右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合字:亻台)然不动;(合字: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8.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用原文回答)
19.写水的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是 ,
20.小石潭因何而得名
21.作者写小石潭中的游鱼采用了 的写法。试举例说明。
22.作者写潭中游鱼的作用是什么
23.第三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有什么效果
24.小石潭周围环境如何 给作者什么感受
25.请分别概括四段内容,每段不超过五个字。
三、美文赏读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敧[1]嵌[2]盘屈,不可名状[3]。清流触石,洄[4]悬[5]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6]。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7]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8]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9],俾[10]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11]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
[1]敧:倾斜。[2]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3]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4]洄:水回漩而流。[5]悬:水从高处流下来。[6]荫:遮蔽。[7]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8]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9]芜秽:杂草积土。[10]俾:使。[11]裨:补助,增添。
26.给文中加点宇注音:
徘徊( ) 铭(   ) 彰(  )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
②悉皆怪石( )
③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
④乃疏凿芜秽( )
⑤植松与桂( )
⑥遂命之曰“右溪”( )
28.此文可分为两层,如何划分 并概括出层意。
第1层:从 到 ,层意: 。
第2层:从 到 ,层意: 。
29.右溪的位置在哪 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30.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
①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参考答案:1、《柳河东集》;柳宗元;文学家 2、略 3、略 4、略 5、略 6、B 7、⑴向西⑵凭借,依靠⑶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行一样(弯曲)⑷像狗的牙齿那样⑸寂静得使人忧伤⑹因为;过于,太⑺跟随 8、愉悦;抑郁忧伤 9、略 10、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 11、游鱼、阳光、影子、水、水 12、C 13、CFG 14、C 15、玉制的装饰品;环绕;清澈;凄清;大约;可以,能 16、日光……不动;俶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7、D 1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19、如鸣佩环 20、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合字:山甚),为岩。 21、动静结合对比“影布石上,(左是亻右是台)然不动”写静态,“(左是亻右是叔)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动态,两相比照,突出了鱼儿的活动。 22.①表达作者欢悦的心情。②衬托水清。(或:侧面描写水清。) 23.比喻使其源头、岸势更加形象逼真。 2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25.潭水奇。潭石奇。潭源奇。潭的氛围奇(或潭境奇)。 26.略 27.①汇合,汇人②全部③适宜④于是⑤种植⑥因此就 28.1层:第1段,描写小溪的景色。2层:第2段,为小溪命名的经过。 29.小溪的位置在道州城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小溪在州右,因而命名为“右溪”。 30.①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②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