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远离有毒物质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5-31 11: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 九年级 第五单元 化学与健康 2013年广州市抽查了大米质
量,发现超过40%的样品中镉元素
含量超标。 镉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慢性中毒。含有汞、镉、铅、铬、锰、铜、钡等元素的无机盐属于重金属盐,这些重金属盐进入人体,会破坏我们体内的某一种成分,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  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实验探究5-2 蛋白质的性质 任务一 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在受热、浓硝酸、甲醛及重金属盐作用下,性质发生改变、结构被破坏,生理活性消失——蛋白质变性。产生沉淀实验结论:结构被破坏,生理活性消失。如何识别蛋白质:
将其在火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讨论: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而中毒,在去医院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服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生蛋清、牛奶、豆浆 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有些对人有害的物质用途: 【多识一点】
1、如含甲醛35%至40%的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标本。
2、硫酸铜可用于制造农药,给游泳池水消毒。 任务二 如何远离有毒物质 问题:这些发霉变质的食物能吃吗? 任务二 如何远离有毒物质 发霉的馒头,蒸一蒸,还能吃,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任务二 如何远离有毒物质? 【揭秘真相】
研究证实,霉菌之所以能使人致病,关键在于它所释放的毒素,要破坏这种毒素却非易事,因为霉菌毒素对温度有顽强的耐受力。例如黄曲霉素,它在300℃的环境下还不能被完全破坏。无论紫外线照射或高温蒸煮都不能深入到食品内部彻底杀灭霉菌。蒸馒头用的蒸笼发出蒸汽的温度,温度在100度左右,密闭好的话会超过,一般情况会维持在98~99.6度。所以,经过霉菌污染的食物还是不吃为妙。假 的二、不吃变质食物 预防食品变质、食品中毒的措施:
(1)食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食品变质
(2)不吃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任务二 如何远离有毒物质配料 :
水 、白砂糖、食品添加剂(柠檬酸、山梨酸钾、食用香精、维生素C、柠檬黄、胭脂红 )






三、限量摄入食品添加剂A.可适量添加使用,因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辩论: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矫枉绝不可过正,我们要用辩证观点看待问题或事物。 任务二 如何远离有毒物质B.应禁止使用,因为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有害、而且违法滥用现象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四、远离烟草 实例:我有一个很能吸烟的老爸,怎样劝说他戒烟呢?  任务二 如何远离有毒物质(要求:说出一种香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从健康和安全
的角度谈一谈吸烟的危害。)1.CO的毒性:2.尼古丁和焦油的危害: 削弱了肌体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而使肌体缺氧死亡。 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的兴奋剂,使吸
烟者对香烟产生一种依赖性;
焦油可粘附于咽部和支气管内壁,
诱发细胞病变。
尼古丁和焦油共同作用的结果则会
降低肌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诱发多种疾病和癌变。这是一个老烟枪的肺,看完你还吸烟吗?

解放军八一医院近期完成
一例肺移植手术,换下的肺
黑如碳。患者,62岁,40年
烟龄,平日烟不离手,每天
至少两包烟!为此心脏安装
过3根支架,肺功能衰弱如
90多岁老年人,不得不做肺部移植保命。来自 人民日报微博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还有什么疑惑?
1.误服重金属盐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
①注射大量的生理盐水?②喝牛奶?③喝蛋清?④用生理盐水灌肠洗胃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B2.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
体健康的是( )
 A. 蒸馒头时加适量的纯碱 
B. 制香肠时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C. 用霉变的花生做鱼皮豆
D. 运输海鲜品时用甲醛溶液浸泡A3.每年的6月25日为“国际禁毒日”,主题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
A.海洛因 B.鸦片 C.摇头丸 D.咖啡D4.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主要有( )
A、二氧化碳和焦油
B、二氧化碳、焦油和尼古丁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焦油
D、一氧化碳、焦油和尼古丁
DA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
A、煤气(一氧化碳)
B、假酒(甲醇)??????
C、霉米(黄曲霉毒素)
D、假盐(亚硝酸钠)作业:
请同学本周回家充当一次义务宣传员,向你的家长和亲人宣传本节课你的收获,让他们也远离有毒物质,珍惜健康,关爱生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