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23.瑞恩的梦想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23.瑞恩的梦想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31 08: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关于“努力实现理想的生活态度”的阅读
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开头作者的比喻很是形象、生动。)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以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作者用著名的事例写出了司马光勤奋写作的事迹。)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引用名人的话语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尾作者联系现实,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导读:
本文的特点在于文章的结构优美上,比如在文章开头,作者先亮出了观点,然后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运用两个比较著名的事例进一步证明了观点,而在结尾,作者深化中心,回归现实,很好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了一起,读者读后很是受启发。21·cn·jy·com
阅读实训:
一、给相应的字找正确的读音。      勤(qín qíng)奋  远渡重( zhòng chóng)洋www.21-cn-jy.com
    剥( bāo bō)离  华( huá huà )罗庚
二、给对应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直”的意思有:A 挺直,使笔直;B 公正的,正义的;C 直爽,爽快;D 一个劲儿,不断地。    理直气壮(  ) 急起直追(  ) 心直口快(  )21cnjy.com
三、课文内容填空。
   A、(  )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B、课文中司马光从小就很(   ),长大后就更(  )了,还做了个(  )自励自勉。这样他用了(  )的时间写成了史学巨著(     )。向我们说明了:天才在于(   )。21世纪教育网
四、仿照例句,用“滚瓜烂熟”写一个句子。
他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五、缩写句子。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六、请在文章中找出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认真抄写下来。 
七、拓展练习
    收集几条有关勤奋成才的名言。
    如:黄昏是勤劳者的早晨,早晨是懒惰者的黄昏。       
答案:
1、Qín chóng bō huá
2、B、D、C
3、A、勤奋B、勤奋 勤奋 警枕 19年 《资治通鉴》 勤奋
4、他把那首诗背的滚瓜烂熟。
5、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6、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7、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美)富兰克林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