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2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2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5-31 11:59:02

文档简介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通过分析讨论,从H+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及强弱程度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法;
3、通过实验,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4、通过再现科学家探究历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溶液的酸碱性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波义耳吗?(有的摇头,有的抢答说知道,在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时候老师介绍过)他在研究化学反应物质质量变化时因为未使用密闭容器而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但波义耳却在溶液的酸碱性领域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波义耳的脚步来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吧。
板书、揭题:溶液的酸碱性
视频:波义耳发现石蕊(前半段)
提问:如果你是波义耳,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回答:这个实验现象是偶然的吗?我会重新做一遍实验。其它有色植物遇到盐酸会变色吗?遇到其它酸或碱呢?)
实验探究1:有色植物与酸、碱作用。四组实验,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分别将紫甘蓝、玫瑰花瓣、红萝卜皮、胡萝卜捣碎加入酒精制作有色液体,然后将有色液体分别滴入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前三组都有颜色变化,第四组没有颜色变化,第四组的同学着了急,重做了几遍都没有颜色变化。)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大多数(不是所有的)有色植物都会遇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色。
过渡:同学们,波义耳也像你们这样用各种有色花草和植物做了许多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让我们为自己鼓掌,你们已经走在科学研究的路上。什么植物变色最明显呢?植物变色有什么用呢?让我们继续观看视频。
视频:波义耳发现石蕊(后半段)
总结: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实验探究2: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加入石蕊试液后溶液的颜色 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的颜色
白醋
柠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蔗糖水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6种溶液分为三类,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
提问: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帮助人们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属于间接观察法。我们能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遇不同性质的溶液的变色规律吗?
小结:石蕊试液——酸红碱蓝中性紫,酚酞试液——酸无碱红中性无
过渡:小明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某无色溶液,发现溶液没有变色,说明该溶液是什么性?如何快速检验?液体不方便携带,波义耳又发明了试纸。
展示: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介绍使用方法
实验探究3:石蕊试纸遇到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过渡:生活中橘子酸甜可口、而柠檬酸得难以下咽,同样具有酸性,但酸性的强弱不同,能否用石蕊区分酸性的强弱呢?如何判读酸性的强弱和碱性的强弱呢?
自学:课本P14,讨论:化学上用什么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什么来测定溶液的pH 展示:PH试纸,介绍使用方法。
实验探究4:测定溶液的pH
白醋
柠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蔗糖水
pH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发现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
过渡:pH<7时,pH越小,酸性越强还是越弱呢?
教师演示:测定一滴盐酸溶液的pH,另取一滴盐酸加水稀释再次测PH。
讨论:你有什么发现?盐酸稀释前后H+ 浓度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pH>7时,pH越大,碱性强弱有什么规律呢?
教师演示:测定一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另取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再次测PH。
提问:测定PH,试纸能否湿润?为什么?
总结:pH越小,H+ 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OH-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介绍: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只能读出整数,是粗略测量,如果要精确测量就要用pH计,pH计测量的pH可以读到小数。
过渡: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自学:P15-16 总结: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讨论: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无色溶液,一瓶是盐酸,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鉴别它们?(石 蕊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纸、pH试纸、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Fe2O3、盐CaCO3、Na2CO3、CuCl2、FeCl3)最简单的是哪一种?
总结:哪一种最简单、最方便?谁发明的?我们要感谢他,也要像他学习,做一个爱思考、爱探索的人。
板书设计:
溶液的酸碱性
一、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试液
石蕊试液——酸红碱蓝中性紫
酚酞试液——酸无碱红中性无
2、试纸
二、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
1、PH 三、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共21张PPT)
与波义耳同行
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失之交臂
发现酸碱指示剂
探究1:有色植物与酸、碱作用
第1、2、3组紫甘蓝
第4、5、6组红萝卜皮
第7、8组胡萝卜丁
①研碎
②加酒精
稀硫







③滴入待测溶液
并观察实验现象
石蕊
酚酞
试液
试液
有许多物质像石蕊一样,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探究2: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醋 柠

汁 石

水 肥

水 食

水 蔗


加入石蕊试液后溶液的颜色
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的颜色
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本P12的表中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帮助人们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属于间接观察法。
一、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酸无碱红中性无
——酸红碱蓝中性紫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 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 性;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溶液,呈 性。
2、无色的酚酞试液遇 性或 性溶液不变色,遇 性溶液变红色。






3、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色。
红或紫
我来抢答
用含有石蕊的碱溶液将纸浸透,然后烘干制成蓝色石蕊试纸。
用玻璃棒蘸取其它溶液时,要用蒸馏水洗净并擦干。
石蕊试纸的使用方法:将石蕊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溶液点在石蕊试纸上;然后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绝对不能把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以免污染试剂。
用含有石蕊的酸溶液将纸浸透,然后烘干制成红色石蕊试纸。
探究3:石蕊试纸遇到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
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的颜色
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的颜色
一、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酸无碱红中性无
——酸红碱蓝中性紫
2、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
——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自 学
课本P14
讨论:
化学上用什么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什么来测定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其它溶液时,要用蒸馏水洗净并擦干。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应的pH(整数)。
绝对不能把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以免污染试剂。
探究4:测定溶液的pH
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本P12的表下

醋 柠

汁 石

水 肥

水 食

水 蔗


pH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1、pH取值范围:
0 ~ 14
2、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pH___7是酸性溶液,
pH___7是碱性溶液,
pH___7是中性溶液。
<
>
=
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
pH越小,
H+浓度越大,
酸性越强;
pH越大,
OH-浓度越大,
碱性越强;
1、pH取值范围:
0 ~ 14
2、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pH___7是酸性溶液,
pH___7是碱性溶液,
pH___7是中性溶液。
<
>
=
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
pH越小,
H+浓度越大,
酸性越强;
pH越大,
OH-浓度越大,
碱性越强;
3、 pH的测定:
pH试纸(粗略)
pH计(精确)
自 学
课本P15-16
讨论:
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三、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人的体液、生活用品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2、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无色溶液,一瓶是盐酸,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鉴别它们?最简单的是哪一种?
提示:取样品→加试剂→记现象→得结论
学以致用
1、下列过程不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
A.射电天文望远镜观察银河外星系运行规律
B.现代摄像技术将猎豹捕食的动作缓慢而清晰的展现
C.雪碧饮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其显酸性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后,手感觉到盛溶液试管发热,说明该反应放热
D
练习:
2、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A
练习:
革命先烈方志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为了将情报送给党组织,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但当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后,字便会显示出来,这是因为米汤含有淀粉,碘酒含有碘(I2),而无色的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蓝色。小明同学在听了这一故事以后, 也想写一封“密信”,但他又不想再用上面的方法。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帮小明, 告诉他,用 什么写字,用什么显字,其原理是什么
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