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欧姆定律》复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欧姆定律》复习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10-02 0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课
学习目标
1. 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
2. 通过对本章的几个重点、难点的讨论,总结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
预习提纲
1. 电阻、滑动变阻器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用符号 表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有 、 、 、 。
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 。
电路符号为 。
2. 欧姆定律
内容: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公式:
3. 应用:①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
②短路的危害,当电路发生短路时,会因电路中的    很大,烧坏电流表、电源等
学习过程
知识体系构建
编号 材 料 长 度 横截面积
A 锰铜合金 0.5 m 2.0mm2
B 锰铜合金 1.5m 1.5mm2
C 锰铜合金 1.8m 1.0mm2
D 锰铜合金 2.0m 0.5mm2
E 镍铬合金 0.3 m 2.0mm2
F 镍铬合金 1.3m 1.5mm2
G 镍铬合金 1.5m 1.0mm2
H 镍铬合金 2.0m 0.5mm2
专题讨论
1.探究金属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1. 现有几根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右表所示。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剪断合金丝的前提下,比较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
⑴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锰铜合金丝和编号为_________的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
⑵你是如何通过实验比较出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强弱的?简要写出你的做法
解析:
本题看似比较导体的导电性能,实际上是变相地考查比较电阻的方法,因为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电阻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好。既然电阻的大小跟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所以要比较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必须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
解答:
请完成本题的解答过程:
评析: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思路是: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如本题的目的是比较两种合金丝的导电性能;注意用控制变量,如所选用的两条合金丝,长度和横截面积必须相同,只是材料不同;最后进行比较,通过电流表、或小灯泡的亮度,间接比较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
2.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例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12-F-1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12-F-1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
①___ ____;②____ ___。
(2)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
(4)图12-F-1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解析:(1)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图中接线柱接反了;电压表应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图中测量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错误的。
(2)画电路图时,首先要认真观察实物图,根据实物图中各元件的连接情况画出电路图
(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上次相同。
(4)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应当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解答:
请完成本题的解答过程:
评析:本题考查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实验操作的细节等,解答好本类题目的关键要在探究过程中,真正动手实验,接触实物,亲历过程体会方法,形成能力,发现问题弄懂弄透。
3.伏安法测电阻
例3.小红和小明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1)请你帮助他们在实物连接图12-F-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2)当小红完成电路连接后就准备闭合开关,同伴小明提醒还有一处不妥当,你知道小明提醒的是什么吗 答:                     。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12-F-3所示,则I= A。
(4)在实验过程中,小红突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               。
解析:本题较为全面的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要合理选择量程,并要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将滑片放到阻值最大处,这样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电流最小,不易烧毁元件;电流表读数时,先要认清所用量程及最小分度值。电路故障:电流表没有示数,可能电路某处断开,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至电源两极之间是连通的,问题可能出在电阻上,例如定值电阻烧毁或接触不良,形成开路。
解答:
请完成本题的解答:
评析:本题考查内容丰富,既有实物连接,又有电路故障的判断,还有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读数等。其中电路故障的判断,是学习的难点,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故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电路连接错误,如电压表没有并联在被测电阻的两端,电流表没有与被测电阻串联,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等。
二是电路某处开路或短路,判断开路和短路的方法是:发生开路的部分没有电流,但其两端存在电压(在其它部分为通路时);发生短路的部分,两端没有电压,但短接处有电流(在其它部分为通路时).
4.电路分析
这里所说的电路分析,主要是指: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或断开、闭合电路中的开关时,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例4. 在图12-F-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A 的示数
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
与电压表 V2 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 V1 示数的比值
( 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 。
解析:分析电路的第一步是:弄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在既有电流表又有电压表的电路中,应该首先将电表等效掉。
把电流表看着导线(因为电流表的电阻跟一根导线的电阻差不多),可用一根导线代替,电压表视为开路(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可看着没有电流通过),可用直接从原图中去掉,这样做的好处是,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可以一目了然的显示出来。图中,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
然后,再将电流表、电压表放回原位置,再分析电流表测的谁的电流,电压表分别测的谁的电压。电压表 V1与R1并联,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压表 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R2的阻值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U1=IR1,因为R1不变,I变小,所以U1变小;根据U2=U-U1
U不变,U1 变小,所以U2 变大,在串联电路中,U=U1+U2 所以“电压表V与电压表 V2 示数的差值”即为电压表 V1 示数,因此,它们的比值等于1
解答:
评析:解答带有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电路题,应首先等效掉电表,分析用电器(电阻)的连接情况;然后再将电表放回原电路,再分析电表测的谁的电压或电流。
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时,应首先根据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的变化;然后根据U=IR分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最后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分析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5.电路计算
例5..图12-F-5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l0Ω。当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R2的阻值为 Ω。
解析:
(1) 当S1、S2均闭合时, R2被短路,相当于R1 直接连接在电源两端,等效电路图如图12-F-6甲所示。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源两端电压相等,即U=6V。
(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 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即U1=2V
此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2-F-6乙所示。
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求出R2 =?
写出你的求解过程:
评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搞清每次开关闭合或断开时,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即识别出短路、开路部分,略去不起作用的电路元件,画出等效的电路图;然后按照简化的等效电路图,根据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对各个电路分别进行分析计算。
6.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例6.在如图12-F-7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
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
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则有明
显偏转,该电路出的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坏了
B.灯泡L1的灯丝断了
C.两个灯泡的灯丝都断了
D.灯泡L2的灯丝断了
解析:由图12-F-7可知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测的是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现在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示数为0,可初步断定电路故障可能是断路。再根据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可以判断从电压表“+”接线柱(即图中电压表右侧)经电流表和开关到电源正极,以及从电压表“-”接线柱经灯泡L1到电源负极间是通的。于是,可以断定电路故障是灯泡L2断路。
评析: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应首先分析清楚电路中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然后再弄清楚电流表测的是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是哪个用电器的电压。电流表有电流,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分别跟电源的两极相通。
7.综合题目
例7. 如图12-F-8所示是一种自动测量油箱里油量的装置图,其中R'是一个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A是油量表(实际是电流表)。
(1)分析:油量表为什么能显示油箱内油量的多少?
⑵在图12-F-8中,定值电阻R'叫做保护电阻,为什么要在电路中加保护电阻?
⑶已知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电源允许通过的电流是1A,电源电压为6V,求保护电阻R'至少应为多大?
⑷该装置有一个缺陷:当油量增大时,电流却减小。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案,使油量增大时,电流也增大,请把你改进的装置简图画在图12-F-9中。
解析:看懂油量表的设计原理图是解题的关键。此油量表是通过油面的变化,,通过杠杆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进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从而显示液面的高低。
当油面过低时,,变阻器的阻值将会变为零,如果没有保护电阻,将会形成短路,电流表的两极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因电流过大将会烧坏电流表。
要使油量增大时,电流表示数由减小变为增大,必须把变阻器电阻由变大改为减小,只需将滑动变阻器的另一段接入电路中的表示数变化。
第⑶问为了保证每个元件都不被烧坏,电路中的实际电流最大应为0.6A,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时,利用电源电压就可求出R'的最小阻值。
解答:
评析:此题通过对一个实际装置的分析,综合运用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短路、电流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等知识。综合运用电路知识解题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8.有一种半导体,其电阻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利用这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叫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温度的变化,且反应快,精度高.
李明同学想用热敏电阻设计一个电路, 来检测他家蔬菜大棚内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买来了一个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12-F-10所示.他又到实验室给老师借来了一块电流表、一个开关和6V的电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帮他设计一个能直接观察大棚气温变化的电路。
(1)请你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2)若将电流表刻度盘上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这样电流表就改造成了气温表。若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请你计算说明改造成的气温表的0℃应与电流表刻度盘的什么刻度对应 该气温表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解析: (1)根据欧姆定律,当一个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随着电阻的改变而改变。把热敏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电路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利用热敏电阻和电流表就可以观察大棚气温变化。
(2)若将电流表刻度盘上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这样电流表就改造成了气温表。
查题目中热敏电阻温度与电阻的关系图像,可以得到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对应的电流;即可知道,气温表的0℃时对应的电流表的刻度。
当电流表达到满刻度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根据此时的电流,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热敏电阻的电阻,再根据图像可查知,热敏电阻对应的气温,从而求出气温表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解答:
请自行写出解题过程
评析:
测量仪器的改制主要运用了“转化法”,即用一个物理量的大小(或变化)来表示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或变化)。因此,寻找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如本题中,根据I=U/R可知:“电流——电阻”的关系,所以已知温度可推知电流,已知电流可推知温度,从而把电流表改制成一个测温装置。
学习要点
在理顺本章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 科学探究:(金属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2.电路故障的判断:(探究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等);
3.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4.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和电路计算的基本方法。
总结反思
欧姆定律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阻
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变阻器
伏安法测电阻
图12-F-1
图12-F-2
图12-F-3
图12-F-4
图12-F-6
图12-F-5
图12-F-7
图12-F-9
图12-F-8
图12-F-1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