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溶液的形成课题Logo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4. 知道溶液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啤酒白醋 矿泉水医用药水这些液体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混合物 无土栽培西红柿创设情景物质是怎样溶解到水里的?想知道什么是溶液吗? 在50ml水中加入一匙食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活动天地3-1: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事实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最终以Na+、Cl-的形式均一分散于水分子的中间,形成氯化钠溶液。思考与讨论
1、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意一处,
是否都一样咸?又说明溶液具有什么特征?
2、如果将食盐水保持在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
下,放置一个月、一年、十年·····会不会出
现液体分层或从中析出食盐颗粒?又说明溶液
具有什么特征?
3、食盐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一样咸 均一不会 稳定混合物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3、组成溶剂: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2、特征均一性:
稳定性:
混合物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密度、浓度等)
只要温度不变、水份不蒸发,溶剂与溶质不会分离。溶质:(溶液里只能有一种溶剂)(溶液里可有多种溶质)小 结溶剂:最常用的是:水;常用的有:汽油、酒精等。
溶质(状态):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思考:1、哪些物质可以做溶剂,哪些物质可以做溶质?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3、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错,不一定 如:水错,不一定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要放热。
硝酸铵: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要吸热。
。实验探究3-1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水分子中去----吸收热量溶解:水合过程:水分子结合溶质分子(或离子)----放出热量同时进行①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 .
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 . 降温升温农业生产中无土栽培的植物生长在营养液中 化学实验室中用的溶液医疗上用的溶液如: ①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大意义。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都是均一、稳定的
C都是无色透明的 D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2.消毒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75%,则消毒酒精中的溶剂( )
A 水 B 酒精 C 酒 D说不定达标测试3、可以作为溶质的(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4、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泥水 C、稀硫酸 D、牛奶5.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CADCB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升高(如氢氧化钠 、 浓硫酸)
二、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
降低(如硝酸铵) 概念再见多谢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