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声的世界 同步训练 2008.9.30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 高文超
第三章 声的世界(歌诀记忆)
振动物体会发声,固液气体传声音。
声音反射成回声,真空不能传声音。
乐音具有三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振幅大响度大,响度单位是分贝(dB)。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单位是赫兹(Hz)。
紧细振动频率高,女生发声音调高。
无规刺耳是噪声,源传耳三减噪声。
高于2万Hz是超声,穿透破碎有B超。
低于20Hz是次声,地震破坏危害大。
同步练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基础练习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 的,它可以在 中传播,还可以在 和 中传播。
3.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波引起 _______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_,这样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______中较快,在______中最快。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
二、能力提高
1.在扬声器中放些小纸片,播放音乐时,纸片 ;停止播放音乐,纸片 。将用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 。原因是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还能听到声音吗? 以上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在做图3.1—1实验时:抽气前,你能听到 MP3发出的声音吗? 。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钟罩内的空气越来越 ,听到的铃声越来越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理,如果把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当撤去抽气机使空气由抽气口进入玻璃罩内,出现的现象是 。
3.在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3.1—2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_和_________ 可以传声。
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传播的是
( )
A.用手机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B,手机B能显示手机A号码,却听不到手机B发出的声音
B.甲同学轻敲楼梯扶手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了响声
C.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D.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面颊有麻的感觉
5.如果你在看见闪电后10s才听到第一声惊雷,请估算发生闪电的云层离你有多远?有时在第一声惊雷后,又能听到一阵隆隆的雷声,这隆隆的雷声是怎样产生的?
6.如果只用停表、卷尺作为测量工具,你将怎样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①说明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
②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你会怎样做?你的依据是?
三、家庭实验室
用一次性塑料杯、线自制一个土电话。研究线的松紧和材料(棉线、细金属丝或塑料)对通话效果的影响;研究用纸杯、牛奶盒和易拉罐对通话效果的影响。
这个实验能说明的物理原理有:
(1) ;
(2) 。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
一、基础练习
1、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4、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 。
5、噪声通常来自汽车、摩托车等 ;电机、机床等 ;以及空调、冰箱等 。
6、噪声对人们的 和 都有伤害。轻则 , ;重则 , 。
7、人们通常从噪声的 、噪声的
及噪声的 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止。
二、能力提高
1.“请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点”,这里的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 。在音乐简谱中1、2、3、4、5、6、7的音调越来越 。
2.在做课本第41页图3-20所示实验时,用硬纸片分别接触上、下两个齿轮,听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中的空格。
相同时间内纸片的振动次数(选填“多”或“少”) 频率(选填“高”或“低”) 声音的音调(选填“高”或“低”)
齿数多的齿轮
齿数少的齿轮
得到的结论
3. 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4.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治噪声可以从三个环节进行,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
5.你见过图3-2-4所示的警示牌吗?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你见过图3-2-5所示的装置吗?它自身能不能减弱噪声?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此时____ (选填“能”或“不能”)保证人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6.先轻敲一下鼓,再用力敲一下鼓,两次听到鼓声 (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员拧紧或放松琴弦,可以改变乐器发声的音色
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8.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上自习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9.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
10.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什么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1.学唱韩红的《青藏高原》这首歌,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为什么?是不是声音的响度不够?用力唱行不行 你唱不上去的原因是什么?
12. 当你在房间里想学习和做作业时,隔壁房间在大声地播放音乐和唱卡拉OK,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减小这个噪声呢?
【课外空间】
1.取一水壶、一保温瓶,将水壶装满水,然后向保温瓶内灌水,你会发现刚灌水和快灌满水时,从保温瓶发出的声音不同(你可以反复做几次),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2.找几个相同的啤酒瓶,分别装入深浅不同的水,用筷子敲打瓶口,感知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瓶中水的多少有何关系?
第三节 超声与次生
一、基础练习
1.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音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音叫做_______。
2.利用超声导航,人们制成了 ;利用超声穿透能力强,人们制成了 、 ;利用超声的破碎能力强,人们用它来
、 ;超声还能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3.自然界中, 、 、
等都能产生次声; 、 等也能产生次声。
4.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 Hz到
Hz的声音。
二、能力提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
6.下列应用不能说明超声有很强的“破碎”能力的是 ( )
A、利用超声清洗精细机械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的病情
C、利用超声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消毒 D、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
8.利用超声可探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m/s,若从船上竖直向下发出超声,6s后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则海底深度是多少米
9.地震前许多动物有反常行为,这是什么原因?利用动物的这些行为对我们有什么用?
10.网等方式,了解下列仪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基础练习
1.振动,振动。2.介质,气体,固体、液体。3.鼓膜,大脑。4.不同,液体,固体,340m/s。
二、能力提高
1.振动,停止振动,激起水花,发声音叉在振动,不能,振动。
2.能,少,弱,不能,MP3发声又能听见。3.气体,液体。4.D。
5.提示:S=vt=340m/s×10s=3400m 。
6.提示:使用发令枪。方法:(1)让发令者离计时者有一段距离。计时者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听到枪响停止计时,读出所用时间t。
(2)用卷尺测出发令者到计时者的距离s。枪声传播的速度V=。为了提高精确度,发令者离计时者的距离尽可能远些,这样时间测得尽可能大些,相对误差小一些。
三、家庭实验
(1)振动的物体会发声。(2)固体能传声音。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
一、基础练习
1.强弱,振幅。2.高低,振动快慢,频率,赫兹,Hz。3.音色。4.乐音,噪声。5.交通工具,工业机械,家用电器。6.心理,生理,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7.产生,传播,接受。
二、能力提高
1.响度,音调。2、多,高,高;少,低,低;音调与频率有关。3.音调,快,女生,男生。4. 产生,传播,接收。.产生,传播,接收。5.禁止鸣笛,不能。6. A。7.D。8.B。9.D 。10.C。
11.提示:音调高,声带振动快,一般的人难以达到。
12.提示:关闭门窗。或上门劝说音量小一点。
三、课外空间
1.提示:瓶内空气柱振动发生,灌水多,空气柱短,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2.提示:水多,音调高。瓶的空部分振动发声,水越多,空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频率高,音调高。
第三节 超声与次生
一、基础练习
1.20000,超声,20,次声。2.超声雷达,超声诊断仪,超声探伤仪,混合液体,杀菌消毒。3.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4.20,20000。
二、能力提高
5.A.6.B.7.C 。
8.提示:往返路程
S=vt=1.5×103m/s×6s=9×103m 。
深度h=s=×9×103m=4.5×103m 。
9.提示:地震能产生次生,动物能感知次声,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声的世界
声音的产
生与传播
产生:物体振动。
传播:介质(固、液、气)
声速:V固>V液>V气回声测距
超声
次声
次声:低于20Hz,地震
超声:高于20000Hz,雷达、诊断、破碎
乐音
噪声
噪声:干扰刺耳 防治:产生、传播、接收
乐音
特征
响度:单位:dB 振幅
音调:单位:Hz 频率 紧细频率高
音色
图3-2-4
图3-2-3
图3-2-5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