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2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2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31 13: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东林党争木匠皇帝朱由校流民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1.皇帝昏庸腐朽2.奸臣把持朝政3.宦官专权黑暗4.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1606—1645年):1630年,跟随高迎祥起义。1636年被推为“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经过陕北起义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攻克西安:建立政权 大顺:1643攻克北京:(1644年)明朝灭亡 崇祯帝 自缢(明朝统治长达 276 年)1627年1643年
大顺政权1644年攻入京师,明朝灭亡1644年
张献忠称帝1645年李自成牺牲地 明朝末年,陕北地区连年灾荒,庄稼颗粒无收,农民吃草根、树皮和观音土充饥。官府仍旧催租逼税,人民忍无可忍。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
  农民战争迅速发展,涌现了几十支起义军,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在领导的一支势力最大。高迎祥在牺牲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
皇太极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清兵入关(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天下第一关——山海关1644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起义原因:口号: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闯王
李自成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兵入关:满洲兴起:发展:明朝的灭亡均田免赋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努尔哈赤、皇太极)课堂小结: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1.明末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D.陕北地区发生大旱D2.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
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
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
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
A.官府赋税苛重
B.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D3、下列关于满洲兴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满洲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发展而来的
B.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C.1635年,努尔哈赤改族名为满洲
D.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C4.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
A. 阿骨打 B. 努尔哈赤
C. 皇太极 D. 忽必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