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31 14: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窗》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www.21-cn-jy.com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本课是一节自读课文,重心教学点是让学生浸入到小小说中去,所以在课件中设置大量
适合课文的浸入式环节来引导学生感悟,尤其是体会文中两位病人心中所想,从而总结出心灵之美是美好的。

本文是一节小小说,属于略读课文。课文不单单是讲一个故事,更是需要在其中理解文章的意思,得出更深层次的领悟。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感受作者写作特色,掌握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学习通过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法;
3、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小小说语言特点,理解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课文所蕴含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两位病人不同的表现理解人“心灵之美”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
2、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
【教学难点】
1、分析两位主人公的描写特点,得出结论。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趣闻导入:
教师出示苏东坡与佛印的趣谈,引出: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心中充满真善美的人,看到的就是美丽快乐的世界。21世纪教育网
2、扫清障碍:
本环节以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后发言,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运用移动终端上传、大屏展示或小组推举发言的形式来回答预习成果。21教育网
内容包括作者简介、文体简介。
3、处理字词,初读课文。
课前生字词的处理是对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的保障,该环节建议使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对生词的解释,学生需要在课前使用工具书积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词语。2·1·c·n·j·y
二、目标导学,探寻事理:
1、自读课文,品文文意。
本环节可以采用两种模式: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教师播放每页幻灯片,引导学生浸入场景,品读课文。
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圈画出重点句子,阅读时注意尝试凝练文章大意。
2、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品读完课文后,教师出示课件:
学生根据课文总结课文,形成见解。
三、导思点拨,初析课文:
1、 在对课文有了解之后,教师要求小组合作探清文章整体思维脉络。在该环节可以出示课件,展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缩略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段落凝练,可以设置小组竞赛,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比较好。21cnjy.com
参考答案:
开端:关系融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光秃秃的墙
2、品读课文,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自学。自学过程中,适时根据自学进度来导学。
(1)他们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2) 窗外的景色怎么样?
(3) 远窗病人对此有什么样的感受?(找出相关语句)
(4)窗外的景色是真的吗?近窗病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5)对于占据窗口的近窗病人,远窗病人有什么想法?(找出相关语句)
(6)在电铃事件中,远窗病人有什么表现?
3、头脑风暴:
我认为 _____ 是一个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
4、形成思维导图:
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形成思维导图。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得出:纯洁高尚的人格浇灌出绚丽多彩的春天。卑劣丑恶的灵魂找不到亦美亦善的境界。
5、解释标题: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一扇什么样的窗。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透视心灵的窗 、美与丑、善与恶 、让人看到心地善良、道德高尚与内心丑恶、灵魂卑劣之窗。21·cn·jy·com
四、总结课堂,引导延伸
1、头脑风暴,引发深思: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窗”有喻指人的心灵的意思。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窗”展开。
2、教师寄语:
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满生机的、美好的、幸福的生活之景。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春天,那么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是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21·世纪·教育·网】
五、布置作业: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