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范进中举(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6*范进中举(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31 15:07:55

内容文字预览

《范进中举》分层练习
基础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啐在脸上( ) 踹在塘里( ) 带挈( ) 簇拥( )
桑梓( ) 行事 ( ) 腆着( ) 星宿 ( ) 兀自( )
绾( ) 锭子( ) 拙病( ) 攥( ) 瘟( )
二、填写成语
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___________(形容骂得痛快淋漓)。21世纪教育网
2、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___________(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就想天鹅屁吃!
3、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__________(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能力题
1、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中的描写中了解社会。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解?2·1·c·n·j·y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提升题
1、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这两篇小说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一、基础知识:
1、啐在脸上(cuì ) 踹在塘里(chuài) 带挈(qiè) 簇拥( cù ) 桑梓( zǐ )
行事(háng) 腆着(tiǎn) 星宿(xiù) 兀自( wù ) 绾(wǎn) 锭子(dìng)
拙病(zhuó) 攥(zuàn) 瘟(wēn )
2、狗血喷头 不三不四 不省人事
二、能力题:
1、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
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
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
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2、提示:“打他一个嘴巴”,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极端痛恨的情感流露。范进热衷于功名,以致发疯。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信奉者。这一巴掌打在范进脸上,却印在科举制度的“心”上。正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21教育网
3、(1) 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
(2)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
(3) 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21cnjy.com
4、开端:范进被胡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三、提升题:
1、分析:
我们将两篇文章从三方面进行比较:(1)人物和主题思想。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不知因谁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因此,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摧残他们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2)作者的态度和讽刺夸张手法。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又有区别。前者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的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了草标”的形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的嘲讽,严厉而冷峻,却并不显露,那又脏又破的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绘得那样淋漓尽致。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吴敬梓对笔下的人物是的尖锐的嘲笑,无情的鞭挞,因为他痛恨封建科举制度;鲁迅对他笔下的人物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作者希望他能从麻木中觉醒,以便拯救中华民族。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对该形象的态度所决定。(3)表现手法。《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则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的片断,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www.21-cn-jy.com
课件30张PPT。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
鲁迅先生说他“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 吴敬梓导入新课:儒林外史导入新课:——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读



字课前检测 星宿 ( ) 腆着( ) 带挈( )
啐( )讳( ) 绾( )拙( )
桑梓( ) 轩敞( ) 斋公( )xiùtiǎnqiècuìhuìwǎnzhuōz? chǎngzhāi听我读胡屠户对待范进的态度在中举前后如何?
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请你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关键性词语。初读课文范进借钱赴试,
胡屠夫痛骂女婿。初读课文获知中举,
范进喜极而疯。初读课文范进中秀才,
丈人“贺喜”女婿初读课文挥掌治病,
丈人斗胆掴女婿初读课文一朝中举,乡邻皆友好,乡绅是“相知”课文结构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贫困的生活,卑微的社会地位。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整体感知:人物范进 胡屠户 张乡绅 老太太等情节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七嘴八舌 范进为什么会发疯?1)社会原因: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七嘴八舌范进中举前后自身境况和周围人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前:住茅草房、每日小菜饭、母亲常挨饿,考试无盘缠后:赠房、拿蛋送鸡、背米送酒、送银前:岳丈斥骂、乡邻不理睬、张乡绅不识范进后:贤婿、文曲星、相邻称其为老爷,张乡绅结交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形象性格前: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唯唯连声、感受屈辱后:世故虚伪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面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里继续分析,进一步理解课文。请同学们课后带着这两个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再细细品味互相讨论,为下一节课继续分析做好准备。布置作业导入新课:第二课时分析角色范进在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分析角色范进中举前后对比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众乡邻拿蛋 送酒 背米 捉鸡 胡屠户送肉茅草棚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 张乡绅拜访拉拢分析角色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人物分析现世宝老爷 贤婿老爷训斥 狗血喷头恭维、奉承、千恩万谢一副大肠 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倒运毕竟要嫁与个老爷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品貌又高 张府…也没有这样的相貌不是你的文章好
……舍与你的才学又好癞蛤蟆就想天鹅屁吃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你那老不死的老娘你家老太太七嘴八舌胡屠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七嘴八舌 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他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七嘴八舌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众邻居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
对不幸者冷酷无情。
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课堂小结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科举制度害了整个社会,扭曲了人们的灵魂,他们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诌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读书人一旦及第,便会飞黄腾达,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①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②运用夸张、对比进行讽刺。写作手法试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作比较。
(提示:从人物、主题思想、作者态度、讽刺夸张手法的运用,表现手法等发面进行比较。)头脑风暴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很多人认为现代的考试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没有什么区别,学生是“现代的范进”.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解.
头脑风暴布置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